关于关于红笑-出自_【鲁迅全集】

...。不过也许是有些旧相识之故罢,至今有谁讲到这本书,大抵总还喜欢看一看。可是看完这关于红笑,却令我大觉稀奇了,也不能不说几句话。为要头绪分明,先将原文转载些在下面—— “昨天到蹇君家去,看见第二十卷第一号的小说 月报,上边有梅川君译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16.html

三国志蜀书_史书_【文学360】

...1、邓张宗杨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2、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3、黄李吕马王张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4、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5、霍王向张杨费传(原文)-出自三国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637.html

远方按语-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好奇,向上,但间或不免有点怀旧。法捷耶夫〔4〕曾誉为少年读物的名篇。 这是从原文直接译出的;插画也照原画加入。自有“儿童年”〔5〕以来,这一篇恐怕是在〔6〕以后我们对于少年读者的第二种好的贡献了。 编者 三月十一夜 【注解】 〔1〕...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7.html

引玉后记-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引玉后记〔1〕 我在这三年中,居然陆续得到这许多苏联艺术家的木刻,真是连自己也没有豫先想到的。一九三一年顷,正想校印铁流,偶然在版画(Graphika)这一种杂志上,看见载着毕斯凯来夫刻有这书中故事的图画,便写信托靖华兄去...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84.html

奔流编校后记-出自_【鲁迅全集】

...,白莽译。 〔148〕 “nation” 德语:“民族”或“国民”。鲁迅在南腔北调·了忘却的记念中曾说:“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33.html

不是信原文-出自华盖_【鲁迅全集】

...五期(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后收入;系针对语丝第三期(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一日)徐志摩在他翻译的波特莱耳死尸一诗前所发的议论而 〔29〕陈西滢在致志摩中说:“前面几封信里说起了几次周岂明先生的令兄:鲁迅,即教育部佥...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0.html

浮士德与城后记-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随时可以得到的。 编者,一九三○年六月,上海。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年九月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的中译本浮士德与城 浮士德与城,剧本,卢那察尔斯基,柔石译,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 〔2〕 L.A.Magnus和K....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68.html

杂谈小品文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二_【鲁迅全集】

...编刻江湖,收南宋末年的文人隐士和宋亡后的遗民戴复古、刘过等人的作品,这些作者后被称作江湖派。江湖原有前、后、续集;现在所见的江湖小集(九十五卷)和江湖后(二十四卷),共收作者一一一人,已非原本。 〔6〕“抒写性灵”...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50.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寸、关、尺三部四类脉的主病了概述。④清代刘璞、叶盛、董西园、朱铭石、陈璞等分别曾撰,但流传不广。...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52.htm

且介亭杂文鲁迅杂文集在线阅读_【鲁迅全集】

...1、论“旧形式的采用”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2、脸谱臆测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3、且介亭杂文附记 4、连环图画琐谈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5、中国语文的新生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6、寄<戏>周刊编者信...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46.html

共找到895,2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