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一卷。清·黄蕴兮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37.htm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事业"十五"计划的通知_【中医宝典】

...湖南省卫生厅文件 湘卫中发[2001]7号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事业"十五"计划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省直中医单位: 现将湖南省中医事业"十五"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卫生厅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201.html

侍疾要语--最早的中医护理专著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在现存古代中医文献中,最早较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书,是清代钱襄撰著的侍疾要语中医护理学历史久远。可以说,古人在医疗技术与知识萌芽产生之前,对损伤与病痛的原始护理措施就已出现。尽管由于时代、社会、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医护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26.html

序_外科方外奇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藏医书。奚啻万卷。胥熟读精思。舍短取长。故为人治病。辄多奇效。惜冗于诊务。乏暇着述。所作仅数种耳。医学薪传饲鹤亭集方。已由哲嗣合刊流传。尚有方外奇方凌临灵方本草害利等书。未付剞劂。今岁裘公有三三医书之创刊。圭思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fangwaiqifang/851-4-0.html

肾岩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肾岩是以阴茎龟头出现丘疹、结节状等坚硬物,溃后如翻花状,有特异恶臭和脓性分泌物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中医又名肾岩翻花。疡科心得集谓:“夫肾岩翻花者,……初起马口之内,生肉一粒,如竖肉之状,坚硬而痒,即有脂水,延至一二年或五六载时,觉...

http://qihuangzhishu.com/80/59.htm

瘾疹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办,堆累成片,日痒甚者,宜服秦艽牛蒂汤,夜痒重者...

http://qihuangzhishu.com/80/73.htm

风瘙痒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风瘙痒是指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又称之为风痒、血风疮、痒风、谷道痒、阴痒等。诸病源候论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人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

http://qihuangzhishu.com/80/75.htm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杂医”、“大方脉”,即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传统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

http://qihuangzhishu.com/76/2.htm

谢观(1880-1950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至广州,于两广优级师范学校任教。1911年前后两度供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地理、医学图书。其主编之中国医学大辞典(1921年初刊)在医界影响很大。还担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神州医学总会所设中医大学校长。1929年发起组织中医协会,发表...

http://qihuangzhishu.com/195/915.htm

医学切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一卷。医学切要全集的一种。清·王锡鑫撰于1847年。本书内有经络脉诀、药性弹词、看病歌诀、汤头诸歌。并辑录张介宾的“新方八略”,程国彭的“医门八法”。为中医入门读物。现存医学切要全集六种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07.htm

共找到575,9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