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遗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又名《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佚篇》、《素问亡篇》。一卷。撰人佚名(一作北宋·刘温舒撰)。本书是唐以后人因《素问》王冰注本中独缺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两篇,遂予托名写成。内容以论述运气学说中的前后升降、迁正退位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82.htm

优质中医书籍_《中医之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籍部份1、黄帝内经2、神农本草经3、伤寒论4、金匮5、针灸大成6、伤寒杂病论7、千金要方翼方近代优良中医书籍1、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四川唐容川字宗海着);2、伤寒发微,金匮发微(江苏淮阴曹颖甫着);3、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余无言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zhiyao5500/127-11-5.html

壮医药萌芽_【中医宝典】

...骆先民便逐渐意识到,有些植物对人体有毒,而有些则能治病,从而促成了原始医药萌芽。我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这不仅是中药(汉药)起源论述,壮族古代医药起源自然也是遵循这一规律发展起来。到了先秦时期,壮医除了针刺疗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76.html

神奇芦荟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从芦荟叶子切口处滴落下来苦液呈黄褐色,接触空气氧化则成黑色,凝固成一团,故称芦荟。关于它药理作用,中外闻名药典中都有详细记载。如中国《本草纲目》,以及欧洲《希腊本草》等。关于它美丽传说也非常多。传说,非洲一代艳后、以美貌著称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577.html

五邪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刺法理论。见《灵枢·刺节真邪》:“刺有五邪,”《黄帝内经太素》名五邪刺。论述对不同病情宜用不同针具和刺法。五邪指痈邪(疮疡)、大邪(实邪)、小邪(虚邪)、热邪、寒邪。其治法:“刺痈者用铍针”,以消散排脓;“刺大者用锋针”,以泻其有余;...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77.htm

元珠先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唐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于《黄帝内经素问》颇有深刻研究。王冰曾师事元珠先生,聆听对《素问》之讲解,深受启发。...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743.htm

优质中医书籍_《中医之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古籍部份1、黄帝内经2、神农本草经3、伤寒论4、金匮5、针灸大成6、伤寒杂病论7、千金要方翼方近代优良中医书籍1、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四川唐容川字宗海着);2、伤寒发微,金匮发微(江苏淮阴曹颖甫着);3、伤寒论新义,金匮要略新义(余无言着)...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58.htm

林亿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共同校定和刊印《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冀方》、《外台秘要》等唐以前重要医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nyi/index.html

潘玉儿流言传说_古代美女_【文学360】

...据说赵合德也生有一双柔软白净美足,汉成帝每次握住她美足便情兴勃发,而赵合德却每每躲开或缩起,使得汉成帝大费周折。服侍赵合德樊姬曾大惑不解地问赵合德:“上饵方士大丹,求旺盛而不能得,然持贵人之足而辄畅动,此天与贵人大福,宁转侧拒帝应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239.html

中医词典拼音H:第七篇_《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专着。撰人未详。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原书已佚,魏晋以后此书有多种不同名称传本及注本。主要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后辑录于《针灸甲乙经》一书中)及《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参见各该条。《黄帝明堂灸经》针灸著作。有一卷本及三卷本两种,内容全同。本书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3/169-1-7.html

共找到847,1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