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疗,不仅适用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多种疾病,应用范围很广,而且能防病健身以及抗衰老,养生延年。这也是茶疗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而不衰的原因所在。 茶不论作为单方,还是与其他草药配伍组成复方,用来防治疾病,特别是对于病情不过重,病程长,...
...蔡襄(1012~1067),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字君谟,为北宋著名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闻名于当世。《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
...老年长寿药膳方-二冬参地炖猪脊髓 〖 来 源 〗: 民间药膳方 〖 原 料 〗: 天冬15克,麦冬15克,熟地25克,生地25克,人参10克,猪脊髓200克。 〖 做 法 〗: 将麦冬、天冬、熟地、生地、人参洗净,麦冬、人参切薄片,把全部...
...性损害,很少波及骨。皮损可波及身体各部,尤其是面、手及躯干,伴明显的痒痛感。 耳地霉菌病临床表现似曲霉或念珠菌感染,特征为水肿、红斑、上皮剥脱及结痂。主要自觉症状是痒。直接检查:痰、粪、渗出液、鳞屑用10%KOH涂片可见细的分隔菌丝,有时...
...治女子经闭。形容枯槁 屡验杭州麦冬(去心六斤熬成膏) 何首乌(半斤,黑豆拌九蒸九晒为末,人乳浸不计遍数,要晒得一斤重) 大怀熟地(四两) 红花(五钱,酒洗) 当归(四两,酒洗) 鹿茸(五钱,酥炙)共为末和匀。入麦冬膏内。再加炼蜜少许。和为...
...茶的发现与应用,从现有文献看,约在周初已见记载,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当然,实际应用时间表定远比有文字记载为早。 又因为茶的饮用必须有青铜器或陶器才行,所以再早也不应早于新石器的早期。从各种情状推度,5000年左右则是很可能的。 夏代的...
...《茶饮保健》白术地黄茶原料:白术5g、生地3g、红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健脾益气,生血。用途:肠风痔漏、脱肛泻血;病久面色萎黄。来源:《普济方》。 目录 《茶饮保健》白术地黄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
...(说详张宏庸︿日本茶学大师--者冈存﹀《茶艺月刊》第七十八期一九八八年一月。)他的《茶经》着作主要有:《茶圣陆羽传》《陆羽与茶经》、《茶经评译》《茶经评释外编》。此外他更实地考察陆羽遗迹地,对当代大陆的陆羽研究专家贡献良多。 至于当代...
...目录 《圣济总录》地胆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地胆丸【处方】地胆(去头足翅,糯米炒令米黄)1分,斑螫(去头足翅,糯米炒令米黄)1分,牛黄(别研)1分,芫青10枚(糯米炒令米黄,去头翅足),生大豆黄30枚。【制法】上4味...
...【原文】地产: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①,其味疏以薄②,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③,其叶疏以暴④,其味强以肆⑤,必资阴荫以节之。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注释】 ①其叶抑以瘠:抑,受抑制;瘠,瘦小。 ②其味疏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