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出自_【鲁迅全集】

...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本诗是为当时郁达夫妻子王映霞写的;诗中“假”作“遐”,“风波”作“风沙”。 郁达夫(1896—1945) 浙江富阳人,作家,创造社重要成员之一。一九二八年曾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著有短篇小说沉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32.html

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1〕 陶璇卿君是一个潜心研究了二十多年的画家,为艺术上的修养起见,去年才到这暗赭色的北京来的。到现在,就是有携来的和新制的作品二十余种藏在他自己的卧室里,谁也没有知道,——但自然除了几个他熟识的人们。 在...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42.html

两种“黄帝子孙”-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3〕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七期“掂斤簸两”栏,署名直入。 〔2〕 见林语堂在人间世半月刊第二十六期(一九三五年四月)发表的谈中西文化一文。 〔3〕 “玩笑玩笑” 林语堂...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5.html

未名丛刊是什么,要怎样?-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未名丛刊是什么,要怎样?〔1〕 所谓未名丛刊者,并非无名丛书的意思,乃是还未想定名目,然而这就作为名字,不再去苦想他了。 这也并非学者们精选的宝书,凡国民都非看不可。只要有稿子,有印费,便即付印,想使萧索的读者,作者,译者,大家...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29.html

卷六_五百家注昌黎文集

...顺宗实录卷一(起藩邸,尽贞元二十一年二月。) (方本不载实录,云:诸本顺宗实录,皆以附。然李汉谓又有注论语十卷,传学者;顺宗实录五卷,列于史书,不在集中。则知实录固不必附也。今按:李汉之说,据当时而言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424.html

文艺的大众化-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大众化的文艺,也固然是现今的急务。若是大规模的设施,就必须政治之力的帮助,一条腿是走不成路的,许多动听的话,不过文人的聊以自慰罢了。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三月上海大众文艺第二卷第三期。 〔2〕 劳什子 北方方言,指物件。含有...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67.html

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出自且介亭杂文二_【鲁迅全集】

...一九三四年影印的“清平山堂”残本,是在他的故乡发现的,题为雨窗欹枕,共话本十二篇(原订三册:雨窗五篇,欹枕二篇;欹枕五篇;其中有五篇残缺)。据他考证,雨窗欹枕等书,或系藏书人所;其版心刻字情形...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23.html

一个“罪犯”的自述-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一个“罪犯”的自述〔1〕 民众文艺虽说是民众文艺,但到现在印行的为止,却没有真的民众的作品,执笔的都还是所谓“读书人”。民众不识字的多,怎会有作品,一生的喜怒哀乐,都带到黄泉里去了。 但我竟有了介绍这一类难得的文艺的光荣。这是一个被获...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49.html

译者的话-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故事,后经杨臣诤增订,改今名。全书用四言韵语写成,每句一故事,两句自成一联,按通行的诗韵次序排列。 〔14〕据作者一九三五年九月八日写的给〈译文〉编者订正的信(现编入拾遗补编),这个被译为“头儿”的字,源出犹太语,应译为“...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23.html

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沈兼士,〔5〕周作人。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京报 许广平在她所保存的这一宣言的铅印件旁写有附注:“鲁迅拟稿,针对杨荫榆的感言仗义执言,并邀请马裕藻先生转请其他先生连名的宣言。” 〔2〕 评议部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33.html

共找到891,1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