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_【中医宝典】

...血热是指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所表现的证候。多由外感火热之邪,饮酒过度,过食辛辣,恼怒伤肝,房室过度等因素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咳血、吐血、尿血、衄血,兼见心烦,口干不欲饮,身热入夜尤甚,舌红绛,脉数。妇女可见月经先期,量多。总之,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77.html

喉痛以喉治之必死说_《市隐庐医学杂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麻,俗名痧子,必兼喉痛。医家恫喝人曰∶烂喉痧者,此也。)治麻之喉痛,与治郁火之喉痛大异。盖麻风热,其邪袭肺,故必鼻塞涕清,咳嗽眼红,声哑喉痛,面红花杂,身或作痒。一见此症,须用升、柴、前、葛、羌、独等品,提毒祛风透发之,一剂喉痛止...

http://qihuangzhishu.com/240/7.htm

膝部治(计四证)_《外科治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膝,总由足愈。外用白芥子研细粉,白酒酿调涂患处,至愈乃止。此经久溃烂出水,渐致偏枯,或成漏及脉大消渴者不治。人有足胫渐细,足膝渐大,骨中酸痛,身渐瘦弱,此鹤膝风也。其有二∶一本于水湿之,然亦有微别∶水湿之痛在一处而不迁,风湿之痛移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zhengzhiquanshu/685-11-13.html

黄芩汤_《临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略数。触其腹,腹壁柔软,无压痛。观其脉症,此乃湿热久稽,损伤脉络,阴血亏虚之也。其治疗,单纯清热燥湿,或滋阴,或止血,均非妥当。因苦寒之品败胃伤阴,纯予止血亦属舍本求末,单一滋阴救液徒有恋邪之弊。情若此,何以为治?将三法共冶于一炉。方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shiyanlu/115-22-8.html

第三节汗_【中医宝典】

...第三节 汗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本节所论述的自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103.html

基于信息熵的血瘀症状规范化研究_【中医宝典】

...如何从中医学大量现象学描述中寻找其内在规律,是的规范化研究之热点和难点。为了科学地总结群体经验,开展多中心协作,继承和发展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可计量的重复性好的血瘀症状体征,我们查阅各时期相关名医专著、医案以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43.html

周仲瑛_知常达变 掌握的五性--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技巧(五)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的五性即特异性、可变性、交叉性、夹杂性、非典型性,掌握的五性对于提高认证的精确度、加强辨证的预见性大有裨益。特异性都是互相区别的,每一个的概念都有其特殊内涵,即特异性。但从组成的各个症状和体征看,其中不少既可出现在本证,也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5.html

徐彪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文蔚,号希谷。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太医院使徐枢子。正统十年(1445年)被荐入太医院,先在御药房任职,三年后升为御医。1451年(景泰二年)升为院判。撰有《本草治辨明》十卷、《论咳嗽条》、《伤寒纂例》各二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5/405.htm

陈自明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陈自明 南宋医学家。字良甫,临川(今属江西)人。三世业医,曾任建康府明 医书医谕。因认为前代妇科诸书过于简略,曾遍行东南各地,访求医学文献。采集各家学说之长,附以家传经验,辑成《妇人大全良方》,于妇科治方法,收集较为详备。另着有《外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ziming/index.html

症状_虫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虫临床常见的共同症状为面黄肌瘦,精神萎弱,时见腹痛,脐周腹痛,时作时止,痛止即能饮食,或有异嗜,伴见症状有胃脘嘈杂,甚或鼻孔发痒,面黄肌瘦。但由于感染和治疗情况的不同,症状的轻重程度有较大的差别。...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ChongZheng251291.htm

共找到75,7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