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阴阳_《伤寒寻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地之阴阳.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莫窥其始,孰既其终.其切于人身者.则内经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nyuan/725-6-9.html

协调阴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病机,总不离阴阳的偏盛偏衰。协调阴阳,就是对各种治疗方法的概括。即利用药物四气五味的偏性,以及针灸补泻作用等,以调治病理上阴阳的偏盛,使之恢复相对的平衡,导致疾病的好转或痊愈。②人体内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5/981.htm

认识阴阳探求至理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的高度?我在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时都喜欢提这个问题,而同学们给我的回答也就是《中基》教材的那几条,什么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等。而再往下问,答不出了。学阴阳,光懂这些还不够。怎么个对立,怎么个互根互用,这些你都要有真实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4-2.html

阴阳别论《素问》第七篇_【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7.html

重阴必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重,重叠,亦作极。阴气重叠过盛,则向对立的阳气方面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692.htm

阴阳论_《医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阳之理.变化无穷.不可尽述.姑举其要者言之.夫言阴阳者.或指天地.或指气血.或指乾坤.此对待之体.其实阳统乎阴.天包乎地.血随乎气.故圣人作易.于干则曰大哉干元.乃统天.于坤则曰至哉坤元.乃顺承天.古人善体易义.治血必先理气.血脱益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guan/728-4-2.html

阴阳大要调神论_《中藏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天地之间,阴阳辅佐者,人也。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阳中之阳为高真,阴中之阴为幽鬼。故钟于阳者长,钟于阴者短。多热者,阳之主;多寒者,阴之根。阳务其上,阴务其下;阳行也速,阴行也缓;...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shizhongzangjing/161-4-2.html

伤寒阴阳易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曰凡伤寒大病之后,气血未复,若房事太早,不特令病患劳复,因尔染易,男病传女,女苦小腹急痛,力弱着床,不能转侧,举动凭人,若不即治则死,或经岁月渐至羸困亦死。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阴阳易。枳实汤方枳实(去瓤麸炒) 栀子仁(各一分) 豉(二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32-4.html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具有固护、温煦肌表作用的卫气,称为卫阳。 具有化生血液、濡养作用的营气,称为营阴。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色泽、声音、症状、脉象和病变部位的阴阳属性 (1)色――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3.html

阴阳失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理学术语。亦称阴阳偏胜。病机的概括。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各部分之间,以及机体的物质与物质,功能与功能,功能与物质之间,必须经常保持其相对的阴阳协调关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保持健康状态。如果阴阳的动态平衡遭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40.htm

共找到39,7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