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阴阳失调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失调是疾病基本病机之一,临床上既用以阐释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寒热虚实或真假病证,也可用以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精血津液与气之间互损性病证。从更广意义上讲,由于阴阳概念可用以说明脏腑、经络、营卫及气机升降出入等相互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37.html

阴阳离合机制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第六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论”。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从“合”角度讲,合就是从综合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是很基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45/56.htm

阴阳胜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学说术语。指阴阳对立双方,一方亢盛,导致另一方报复,出现阴胜阳复或阳胜阴复现象,从而影响事物变化过程转归。阴阳胜复变化规律可解释自然界和疾病过程变化。如:①气候方面,若某年湿气(阴)胜,雨水过多,则来年可能有燥气(阳)来复,...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41.htm

黄帝内经分卷介绍_【黄帝内经】

...说战国,一说秦汉间,一说西汉初期或中期。实非一时一人之作。 《内经》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对生命形成、疾病起因、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关系,作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说明。它认为,世界是物质性,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结果。同样,人体结构和人体...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5.html

阴阳二十五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经》篇名。该篇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将禀赋不同各种人体形态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每一类型又按五音阴阳属性以及上下左右等各分出五类,共为二十五种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51.htm

黄帝内经丛书分类_【黄帝内经】

...、人与自然关系等;《灵枢》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素问》,在汉魏、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注本,但当时其中第六卷已亡佚,...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1.html

经络学说临床应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脏腑有密切关系。针灸和推拿,即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针对某经或某脏腑病变,在病变部位或经络循行远端部位取穴,通过针灸或推拿等方法,以疏通气血,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愈疾病或缓解症状目的。而治疗穴位选取,首先必须按照经络理论进行辨析,判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4.html

脏象小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阴阳神道上工,守是天地人间变化莫测之应象,粗工才是只知守着“可阅之外形”。 笔者认为,中医脏腑理论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过程,其内容也是一个多层次复杂体系,其中既有古人对人体脏腑身形和功能实际描述,又有借用当时最先进哲学模型构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25.html

精气学说现代研究进展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上》“精气为物”,及《管子 ·水地》“人,……男女精气合 ”等,从而把精与气概念统一起来,并汇入气学范畴之中。因此在哲学精气学说中,精与气内涵是相同,都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极精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共同本原;在中医学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9.html

公孙龙基本思想

...公孙龙哲学思想,《淮南子》说,公孙龙"别同异,离坚白"。 他与惠施"合同异"说正相反,完全脱离感性认识,只强调概念逻辑分析,具有十分浓厚形而上学特色。但在逻辑学上,他贡献是值得重视。 公孙龙"离坚白"学说是从对"坚白石"...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797.html

共找到871,9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