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寒热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劳伤则血气虚,使阴阳不和,互有胜弱故也。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相乘,故发寒...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03.htm

寒热往来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风邪外客于皮肤,内而痰饮渍于腑脏,致令血气不和阴阳更相乘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之气,为邪所乘,邪与正相干,阴阳交争,时发时止,则寒热往来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23/1662.htm

辨清阴阳是治病之本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偏,还有温阳利水健脾固精之药,以调整水液代谢失常,防止阴精进一步丢失,其中补阴药明显多于补阳药,此乃阴阳互根之道。 世间万物,皆分阴阳,二者既相互对立,又互相依存,还能相互转化,自然界如此,社会如此,人体也如此。能掌握人体阴阳之道,就能明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852.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有的人一看到阴阳,马上就联想到了算卦相面的阴阳先生,认为阴阳是唯心的,是封建迷信的产物,这种观点是非常不正确的。实际上,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先进的哲学思想,是最早出现的朴素唯物论。阴阳学说阐明了自然界各种事物最基本的规律,指导着古代人以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50.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有的人一看到阴阳,马上就联想到了算卦相面的阴阳先生,认为阴阳是唯心的,是封建迷信的产物,这种观点是非常不正确的。实际上,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先进的哲学思想,是最早出现的朴素唯物论。阴阳学说阐明了自然界各种事物最基本的规律,指导着古代人以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51.html

气味阴阳_序例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气味阴阳阴阳应象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清阳发...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qiweiyinyang.html

血所不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一种病因。血属阴,气属阳,血气不和阴阳失调,故疾病发生。《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07.htm

从语言学特点看阴阳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马予良 石玉山 北京步步先中医医院 近、现代50多年来,很多论者习惯于只从哲学一个角度阐释阴阳。笔者试从语言学角度阐释阴阳。 从现代语言学角度看,阴、阳与所有的汉字一样,是能指和所指相结合的两个语言符号。所谓“能指”,是指具有特定字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18.html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0.html

阴阳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仁术便览》阴阳汤治霍乱腹痛甚,凉水半碗,百沸汤半碗,相合服。又方 以白沙糖、绿豆粉等分,冷水调服。又方 掘阴地二三尺深,入水在内,搅地浆水服。随服随吐,吐后再服,吐尽好。一方 治转筋霍乱。用皂角末吹鼻中,得嚏即止。一方 治抽筋泄方。腹中...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yinyangtang.html

共找到39,6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