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药为苯二氮 类药物,具有安定、镇静及明显的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其催眠作用近似于生理性睡眠,服药后30-60分钟起效,作用持续6-8小时,醒后无后遗效应。本药口服容易吸收,生物利用度为78%。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5~95%。半衰期为...
...由于中药煎剂大多具有某种异味,相对于西药而言,其每次服用量又较大,故在病后体虚,尤其在某些迷走神经兴奋性高的病人,服用汤药常常成为引起恶心、呕吐的重要诱因,严重者甚至闻不得特殊的中药味。无疑,这种情况对使用中药煎剂治病是十分不利的。这类...
...一半家庭都备有一些成人服用的药物,当孩子有病时,为了方便起见,有些家长顺手就把成人的药给孩子吃了.这里要注意两上问题:一是市售药品的片剂、水剂和针剂,都是按成人用量计算的,要对照一定的折算办法,计算好了才能用,不要随使分一半就服用;另一个...
...平滑肌,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本药不得与心得安合用,长期用可产生耐药性。口服每天3次,每次2毫克。 3.博利康尼:作用同舒喘灵,但作用时间较久,适应症也与舒喘灵一样。口服每天3次,每次2.5毫克。 4.克喘...
...、用药方法。驱蛔药宜在清晨空腹或睡前半空腹时服用。如在饭后服药,药物在肠道内与食物混杂在一起会降低药物疗效。 三、换用药物。蛔虫有时也能产生抗药性,尤其是对以前用药剂量不足的患儿,应适时地请医生指导换用其他驱蛔药。 四、用药后要及时排便。...
...、糖尿病、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60岁以上患者等。 抗凝药服用量不足,起不到抗凝作用,导致脑中风和心肌梗塞风险增大。服用过量,又会出现出血、胃溃疡、黑便等副作用。因此,抗凝治疗更多的是强调治疗个体化,定期去医院检测凝血...
...1、忌滥用解热镇痛药:老年人因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易患腰腿痛、背痛、关节痛、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去痛片、消炎痛等已成习惯。实际上,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害多利少,不宜提倡。如老年人使用解热镇痛药用量大或用药时间间隔过短。病人可因大量出汗而引起...
...性腺激素的反应。克罗米芬无直接促排卵作用,也无黄素化、雄性化和抗雄性化作用。 一般服用方法:该药在月经周期或撤药性出血第5日开始,每日50mg,连服5日。如基础体温在服末次药后 6-10日内上升0.3℃-0.5℃,以后并继续保持在此高度12...
...溃疡病患者,酒后用药如同“雪上加霜”,能导致溃疡病复发,甚至会引起消化道出血。 ■能产生镇静作用的药物 如镇静药安定、鲁米那、利眠宁,抗抑郁药丙咪嗪、阿米替林,抗过敏药扑尔敏、赛庚定、苯海拉明等,乙醇可与这些药物对中枢神经抑制产生协同效果,...
...并非局限于冬令季节,只要于病有利,一年四季皆可。既可在无病时单独服用,又可在病中与煎药同服或病后服用调养身体,以促进病后恢复健康。 辨体开膏,千人千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周端教授介绍,中医膏方是融中药、滋补品和相关食品于一炉,按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