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病取经(脉)到循经取穴,从单方到复方的过程。但这一时期的处方,还是以单方为主,复方亦不够严谨,辨证组方尚处于初级阶段。 4.针刺手法,除了提出补泻法外,开始注意到激发温热针感循行对疗效的影响。从总体看,补泻手法还较粗略简单,对气至针感的...
...5(6):36。 [7]张作君,等。针刺、艾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 1992;12(2):7。 [8]黄伯灵,等。针刺治疗骨折的临床研究。江苏中医 1991;12(6):22。 [9]熊芳丽,等。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
...人的足底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网、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密切地联系着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和器官,通过对足部的特定部位按摩可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 【概述】 俗话说:“人老脚先老。”当人进入老年期,下肢的运动机能明显减退,常出现下肢发软无力,行走不...
...151(3): 755.e7] 为了明确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的远期疗效,Masura等进行了一项临床观察性研究。1996年9月到2002年4月期间,该研究共纳入64例单纯性PDA患者,并给予Amplatzer封堵器经皮闭合治疗。...
...一套独具特色的郑氏针法,治疗眼疾重症等疗效卓著。 郑毓琳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北娄村。自幼跟随其叔祖郑云祥学习针药。后拜其舅父曹顺德为师,又拜博野县南白沙村霍老顺为师,霍老对针灸、气功颇有造诣,尽得其传。1953年郑毓琳与长子郑魁山在北京开设...
...穴位刺激法进行治疗,诸如电针、艾灸、埋针、穴位注射等。对刺灸法也作了较细致的观察,如针刺下腹部或骶部穴位,针感能直达会阴或龟头,效果往往较好,即使针刺远道穴,也最好使针感向腹部放射。同时,对穴位也进行了筛选,总结出一些确实有效的腧穴,并结合...
...(一)治疗 对于有下肢皮肤营养性改变的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应行手术治疗。溃疡患者应待溃疡愈合或创面肉芽新鲜后再行手术。 1.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 Linton于1938年首创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由于采用自膝至踝的小腿内侧切口,术后切口...
...静脉曲张。 2.长期站立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血柱垂直的重力对下肢静脉压力增大,同时回流可以直接造成大隐静脉瓣膜破坏,因此大隐静脉曲张多见于长期站立的劳动者。 3.妊娠妇女或盆腔肿瘤患者,由于腹内压增高,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可引起下肢...
...甚为感激。按:奚氏通过数10年的临床观察认为,静脉血栓在急性发作期的72小时内采用西药抗凝、溶栓、祛聚,药物疗效较理想;若发病超过一周,此时血栓已开始机化,而机化的血栓再用抗凝、溶栓法疗效明显下降甚至无效。这说明西药药理作用虽快,但其时限性...
...,有人通过对本病患者(男性)针刺前后的性激素改变作了观察,发现针刺对患者血浆性激素浓度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并认为这种调节作用与患者视力的恢复可能有某种内在联系[3]。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新明Ⅰ;2、向阳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