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律凡三十四條「疏」議曰:里悝首制法經,〔一〕而有雜法之目。遞相祖習,多歷年所。然至後周,更名雜犯律。隋又去犯,還為雜律。諸篇罪名,各有條例。此篇拾遺補闕,錯綜成文,班雜不同,故次詐偽之下。〔二〕 389諸坐贓致罪者,一尺笞二十,一疋加...
...」。」索隱陬是邑名,昌平,鄉號。孔子居魯之鄒邑昌平鄉之闕里也。正義括地志云:「故鄒城在兗州泗水縣東南六十里。昌平山在泗水縣南六十里。孔子生昌平鄉,蓋鄉取山為名。故闕里在泗水縣南五十里。輿地志云鄒城西界闕里有尼丘山。」按:今尼丘山在兗州鄒城,...
...誤為王氏所未正者,略出案語,以為說明。 昔元和惠定宇徵君作《古文尚書考》,始取偽古文《尚書》之事實文句,一一疏其所出,而梅書之偽益明。仁和孫頤谷御復用其法,作《家語疏證》,吾鄉陳仲魚孝廉敘之曰:「是猶捕盜者之獲得真贓。」誠哉是言也。余治《竹...
...(元)〔玄〕又引《竹書》云:舜篡堯位,立丹朱城,俄又奪之,皆非也。」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卷五0以所引《竹書》為《瑣語》文。《存真》、《輯校》未收,《訂補》以為《紀年》,補於五帝部分。案所謂「劉子元」云云,出《史通?疑古》。《疑古》云:「據...
...莊公不說晏子晏子坐地訟公而歸第一 晏子臣于莊公,公不說,飲酒,令召晏子。晏子至,入門,公令樂人奏歌曰:「已哉已哉!寡人不能說也,爾何來為?」 晏子入坐,樂人三奏,然後知其謂己也。遂起,北面坐地。公曰:「夫子從席,曷為坐地?」 晏子對曰:「...
...国语辞典 古代「己」與「三」、「亥」與「豕」字形相近,衛國人讀晉史,乃誤將「己亥涉河」讀成「三豕涉河」。見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後指文字訛誤或傳聞失實。 如:「古來字體多所轉變,三豕涉河之誤,屢見不鮮!」...
...袁盎〔一〕者,楚人也,字絲。父故為群盜,徙處安陵。高后時,盎嘗為呂祿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噲任盎為中郎。〔二〕〔一〕索隱音如周禮「盎齊」,烏浪反。 〔二〕集解如淳曰:「盎為兄所保任,故得為中郎。」 絳侯為丞相,朝罷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
...名例凡一十一條8諸八議者,犯死罪,皆條所坐及應議之狀,先奏請議,議定奏裁;議者,原情議罪,稱定刑之律而不正決之。 「疏」議曰:此名「議章」。八議人犯死罪者,〔一〕皆條錄所犯應死之坐及錄親、故、賢、能、功、勤、賓、貴等應議之狀,先奏請議。...
...1荀勖善解音聲,時論謂之「暗解」,遂調律呂,正雅樂。每至正會,殿庭作樂,自調宮商,無不諧韻。阮鹹妙賞,時謂「神解」。每公會作樂,而心謂之不調。既無一言直勖,意忌之,遂出阮為始平太守。後有一田父耕於野,得周時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試以校己所...
...鬥訟凡一十六條317諸流內九品以上毆議貴者,徒一年。傷重及毆傷五品以上,若五品以上毆傷議貴,各加凡鬥傷二等。 「疏」議曰:流內九品以上、六品以下毆議貴者,徒一年。「傷重」,謂他物毆凡人內損吐血,合杖一百;毆議貴,合加二等,徒一年半。此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