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会河,男,(1923年-),江苏省靖江市人。世医家庭。1954年上海市中医考试及格并取得开业执照。1956年3月江苏省中医学校任中医教研室业务组长兼《金匮》 教研室组长。1957年8月以“名老中医”身份奉调帅队支援北京中医学院,历任内科...
...清末民初间,中医事业虽倍受挫折,但中医眼科仍有持续的发展和进步。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医眼科医籍由博返约的整理和归纳以及中西医眼科汇通的萌生与发展等方面。一、中医眼科的持续深入发展近代眼科医家多将重点放在对眼科医理的整理和归纳上,以期达到提纲...
...传统文化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所以,他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杨振宁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文化是求理,而近代科学(包括现代科学)是求自然规律。传统文化所求的理并非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而...
...近代医家(1888-?)。字符彦。江苏武进人。系近代名医丁甘仁之子。自幼随父行医,颇得其传。曾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主持上海国医学院、中医学院。并任中央国医馆理事、上海市国医分馆馆长、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理事。与陈存仁合着《康健论》,颇有...
...天津中医药大学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较早成立的中医高等院校之一。学校以“进德修业、继承创新”为校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在上海,许多上了年纪的人恐怕还记得人称“张聋”的张云骧,他是看伤寒出身的,后来看出了名气。“海派中医”在近代中国医学史上曾经“队伍壮大”。包括中医伤科八大家、中医妇科四大流派、中医内科十一流派、中医儿科四大流派、针灸六大流派。这些流派不仅...
...学堂。办学十几年,造就了三百余名优秀中医师,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过卓越作用。 利济医学堂是我国第一所采取欧美办学制度和方法开办的新式中医学校,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创办人陈虬,是一位名医,又是清末浙江著名的改良主义代表人物。利济医学堂是他...
...□ 黄昭晴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中医院 记得小时候家门前长了很多车前草,我觉得它们长得并不美丽,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经常随意践踏它们。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半个多小时的路,有一年夏天太阳特别毒辣,每天我中午和下午回家都像被火烤一样,小便时总有灼热...
...关键词:民国 广东 中医 期刊 《杏林医学月报》 作者 摘要: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杏林医学社出版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创刊,出版至1937年7月,为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刊物出版时间较长、出版期数最多者,也是现今广州市内保存最完整的...
...并在上海妇孺医院开展近代护理工作。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女士(JohnsonE.)在福州一所医院开办护士训练班,布特女士(ButlerEH。)在南京也开始举办护士训练班。1900年以后,中国的教会医院日渐增多,欧美各国医生、护士接踵而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