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三消 不得卧论 外感不得卧 表热不得卧 里热不得卧 半表半里不得卧 血热不得卧 气热不得卧 余热不得卧 虚烦不得卧 内伤不得卧 肝火不得卧 胆火不得卧 肺壅不得卧 胃不和不得卧 心血虚不得卧 心气虚不得卧 痿论 外感痿 风湿痿 湿热痿...

http://qihuangzhishu.com/646/index.htm

其二兼寒_《重订广温热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其二兼寒,病名冷温。初起一二日,必有头痛、发热、身痛,恶寒诸表,与伤寒颇同,而以脉则不同。伏邪多数而不浮;兼寒则多浮数、浮弦、浮大,甚至有浮紧者。再以,亦多有不同,伏邪多汗,兼寒则无汗。但受寒者,无烦躁、口苦、口臭;伏邪兼寒,...

http://qihuangzhishu.com/667/15.htm

肝煎_【中医宝典】

...名医邓铁涛采用肝煎进行治疗,介绍如下: 方剂名称: 肝煎 组成: 太子参30克,山药30克、苡仁12克炖汤服,每周一次或十天一次,有较好的升高白蛋白作用。但服用时避免出现食滞。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488.html

气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①表邪因误下入里,无形之邪结于心下,按之柔和不痛的痞。《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②气膈。多因忧思郁结所致。证见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六朝时医家谓之气膈。...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842.htm

《寒温条摘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又名《瘟疫条摘要》。二卷。清·杨璇、陈良佐原著,吕田集录,刊于1811年。吕氏推崇真如陈氏所著《二分晰》,并赞扬《寒温条》一书“使寒温之,朗若列眉”(见引言),遂摘其要。首温病与伤寒在病源、脉及有关治疗方面之异同。...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06.htm

《寒温条摘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又名《瘟疫条摘要》。二卷。清·杨璇、陈良佐原著,吕田集录,刊于1811年。吕氏推崇真如陈氏所著《二分晰》,并赞扬《寒温条》一书“使寒温之,朗若列眉”(见引言),遂摘其要。首温病与伤寒在病源、脉及有关治疗方面之异同。...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25.htm

中风不语_《医学心悟》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或问∶不语,有心脾肾三经之异;又风寒客于会厌,亦令不语,何以之?愚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若心经不语,必昏冒全不知人,或兼直视、摇头等,盖心不受邪,受邪则殆,此败也。若胞络受邪,则时昏时醒,或时自喜笑。若脾经不语,则人事明白,或...

http://qihuangzhishu.com/657/31.htm

水调歌头(和翁)原文、翻译及赏析_葛长庚_【古诗文大全】

...昔在虚皇府,啸咏紫云中。不知何事,误蒙天谪与公同。偶到金华洞口,忽见翁老子,挺挺众中龙。握手归仙隐,谈笑起天风。 忽相逢,一转瞬,酒杯空。几时再会,唱赓词翰倒金钟。只恐武夷山里,千古猿啼鹤唳,未便蹑飞虹。公欲归仙去,我欲继公踪。...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60903.html

疮肿浅深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疮疡诊法之一。系根据患者疮疡局部及全身症状来判断疮肿浅深之方法。见《外科精义》卷上。古人认为疮高而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皮色不相者,发于骨髓。如初生疮之时,便见有壮热恶寒,拘急头痛,精神不宁,烦躁饮冷等全身症状者,其患疮疽...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37.htm

的解释_说文解字""字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分别,分析,明察:~别。~认。~析。~正。~识。明~是非。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九夫为一,七为一并。...

http://hanwen360.com/z/8FA8.html

共找到115,3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