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府∶二穴在巨骨下,璇玑傍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咳逆上喘,呕吐胸满,不得饮食。可灸五壮,针入三分。2.或中∶二穴在 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咳逆喘不能食饮。针入四分,可灸五壮。3.神藏...
...升麻、柴胡)、关元(相当于人参)、气海(相当于黄芪)、足三里(相当于白术)。“心肾不交”,方剂选用交泰丸以交通心肾,以黄连为君,肉桂为臣,而针灸即可选取心经和肾经原穴,神门为君,太溪为臣,也可取心经经穴神门和肾经经穴太溪,还可取心包经八脉...
...1.附分∶二穴在第二椎下,附项内廉,两傍相去各三寸,手足太阳之会,正坐取之。治肩背拘急,风冷客于腠理,颈项强痛不得回顾,风劳,臂肘不仁。可灸五壮,针入三分。2.魄户∶二穴在第三椎下,两傍相去各三寸,正坐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治背 痛,咳逆...
...位于背部正中线,两侧离脊椎棘突五分处,有两种取法:自第一颈椎至第四骶椎,各旁开五分左右各二十八穴,共五十六穴;自第一胸椎之下至第五腰椎之下为止,各旁开五分,左右各十七穴。共三十四穴,夹脊穴的临床适应范围较广,主要是调整内脏机能的紊乱,和...
...是古人概括了八个和全身某些生理机能有关的重要穴位,根据其不同的作用而命名的,其中包括:“气会”--擅中穴“血会”--隔俞穴“骨会”--大抒穴“筋会”--阳陵泉穴“髓会”--绝骨穴(即悬钟穴)“脉会”--太渊穴“脏会”--章门穴“腑会”--...
...全身十五脉络各有一个穴位与经脉相联络。其中包括十四经脉发出的十四条络脉的穴位,和由脾脏分出的一条络脉的穴位,共十五个络穴。即:手太阴络(手太阴之别)--列缺穴;手少阴络(手少阴之别)--通里穴;手厥阴络(手心主之别)--内关穴;手太阳络(...
...注意: 这里的气穴指人体穴位之一. 有时气穴也指称人体的穴位总名 气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胞门、子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下2.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
...1.期门∶二穴,肝之募。在不容傍一寸五分,直两乳第二肋端,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治胸中烦热,贲豚上下,目青而呕,霍乱泄利,腹坚硬大,喘不得安卧,胁下积气,女子产后余疾,食饮不下,胸胁支满,心中切痛,善噫。若伤寒过经不解,当针期门,使经不...
...手臂红肿,针一分,灸五壮。两手共八穴,故名八邪。◎八风:八穴,在足五趾歧骨间,两足共八穴,故名八风。治脚背红肿,针一分,灸五壮。◎十宣:十穴,在手十指头上,去爪甲一分,每一指各一穴,两手指共十穴,故名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大效。或用软丝...
...左右便痈(图)此疮发于两腿丫内横骨穴阴 穴.肝肾二经.多血少气.令人寒热. 肿作痛有单左单右.及双作者.宜散肝经湿热.解毒.初则灸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