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g莪术10g 三棱10g 生姜10片红枣12枚三剂每日一剂,且须重视饮食治疗。二诊:疼痛明显减轻,口中和,多唾涎,此虚寒证也。《沈氏尊生书》“凡痛必温散,切不可补气,以气旺不通,则反甚之”,系指寒实疼痛而言,虚寒疼痛者,舍温补何以为治?拟...
...方∶合药,候有军民请领,画时给付。所有《神农本草》、《灵枢》、《太素》、《甲乙经》、《素问》之类,及《广济》、《千金》、《外台秘要》等方,仍差太常少卿直集贤院掌禹锡、职方∶员外郎秘阁校理林亿、殿中丞秘阁校理张洞、殿中丞馆阁校勘苏颂同共校正,...
...清代医家。字学山。甫里(今江苏吴县)人。曾撰有《医学蒙引》,此书有本草、脉诀、病机等内容,均以四言韵语形式编成,便于初学。又纂《内科心典》五卷(1777年),论及诸科证治,内多作者临证心得。后人将其书综为《医学门径》六卷(1934年)。...
...远公陈先生真奇士也。尝着《石室秘 》及本草诸书行世,私心企慕殆二十余年矣。一日晤成君而行,因悉先生着述甚富,盖成君为远公之甥,故知之为独详。其书总名《洞垣全书》,其中最有益于人世者,莫若《辨证录》。余遂固请得而有焉。斯编辨病体之异同,证...
...琐言》 《辨舌指南》 《辨脉平脉章句》 《便易经验集》 《扁鹊偃侧针灸图》 《扁鹊心书》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笔花医镜》 《本事方续集》 《本事方释义》 《本经疏证》 《本经逢原》 《本经便读》 《本草正义》 《本草征要》 《本草韵语...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为身热、无汗;滑前人多以此三句连续,殊觉脉证不相属,而下文诸过者,亦嫌突起而无着也。予以上二句为一段,以下五字连下文“诸过者”读,属下滑涩寒热为义。其义即《通评虚实论》所谓肠下脓血白沫者,身热则死,寒则生;脉...
...夫霍乱之病,为卒病之最者。以人起居无他,挥霍之间,便至变乱,闷绝不救,甚为可畏,临深履危,不足以谕,有生之流,不可不达其旨趣。盖其病因,涉于内外不内外,三种具备,而读《伤寒论》者,见有本是霍乱,今是伤寒之说,便谓霍乱即伤寒。殊不知因伤寒致...
...发汗,本治乳子余疾,非血药乎?白虎、小柴胡中,知母则治肾,柴胡则调经,皆气中之血药也,当归、地黄,固不必言,即白术、人参,人皆以为气剂,而《本草》言能“利腰脐间血”,可知亦为血药也。大抵用之在阳,便为气药,用之在阴,便为血药。总之,伤寒一证,...
...刘某,28岁。有泄泻夙疾,婚后不久,阳痿不振,龟头发冷。补肾壮阳之品,虽已多服,终不见效。观其面色淡黄,神态萎靡,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询知泄泻日三五行,便前肠鸣腹痛,稍冷或食多则痛泻加剧。切其脉,脉象沉弦。诊其腹,脐左拒压。《素问·痿论》...
...腐烂时文,以为应试之用,思侥幸以取科第,安能冀其必得哉。先民卢不远作《本草博义》,其子晋公广之作《乘雅》,张隐庵,高士宗作《本草崇原》,皆以《本经》为宗,而推衍之,发前人所未发者甚多,可谓良工心苦。第《乘雅》间杂闲文,语兼晦涩,性根 陋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