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来源理论形成及其特色溯源_【中医宝典】

...已有了初步认识。这在甲骨文中已有所记载。在认识疾病基础上,人们逐渐积累了一些诊断疾病经验。礼记·曲礼中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记载,即人们患病要向有经验医生求医问药,反映了当时已有治疗经验丰富医生了。周礼·天官记载:“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62.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特点及其规律。 在病机认识上,作者又归纳出内经病机十九条,所列病证病性特点,得出“火热病机”为多结论,并创造性地提出治疗火热病应辛凉解表、泻热养阴等原则,一改以往用辛温法治疗外感热病百年旧习。这一思想成为后世寒凉派主要理论基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6.html

健康心理学简史_医学心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思想根源黄帝内经中强调“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冶已病、治未病。”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认识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通过修身养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lixue/967-40-3.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治病、熟食保健,利用石器直至瓦片针和后来金属针做针刺治疗。他们认为,人体以四大经络为主,其穴位大多是静脉放血点,经穴和气穴。彝族社会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曲布开始,就已经有巫术活动了。据勒俄特依记载:此时已有彝文记载经书,书中还出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6.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1)战国至东汉时期医学(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_【中医宝典】

...,不论是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农学、医学,还是文学、史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这一时期,我国第一部算学著作周髀算经和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问世,标志着中国数学完整体系形成。公元前4世纪甘德星经和石申夫天文(后全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68.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韩医方”开展治疗,而当时之韩医方即是中药为主医疗体系。公元562年,日本钦明天皇时期,吴人知聪携明堂图共一百六十四卷到日本,对该国后来古代医学,尤其是针灸医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此后,日本医学发展很快,出现了一些著名医家和医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8.html

试论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中药质量_【中医宝典】

...中医用药强调“天人相应”朴素整体观,构成了用以概括药材质量内涵道地药材思想,其形式朴素而内容深刻。我国医药学先辈在长期实践中,很早就注意到药材产地对药材质量影响,经过长期用药实践形成了道地药材及优质药材朴素观念。古代药鉴定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524.html

隋唐五代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儒、道、释时代烙印。佛经中若干医学思想和医疗经验,道家养生学说等曾为隋唐医家广泛吸取。关于佛家因果报应和道家长生不老等唯心思想,柳宗元所作天对天说封建论等,指出天地、阴阳都是自然物,否定因果报应,反对韩愈无能行使赏罚...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00.html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编撰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总结多年理论研究和多部专著分期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分期上应注意以下三个不同层次要求,这就是首先必须充分反映出医学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实质和特点;其次,要考虑到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文化史特点相对一致性;再次,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8.html

吴起军事思想

...吴起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吴子兵法。在吴子兵法中,吴起主张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废。在政治、军事并重前提下,吴起更重视政治教化,用道、义、礼、仁治理军队和民众。吴起还从战争起因上将...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273.html

共找到1,089,6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