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以降医书、医案、方书中脉的位置与应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对比分析认识做出了贡献的李东垣尚且如此,遑论其他。 另外在“辨脉”的最后李氏说:“如恐山野间卒无医者,何以,故复说病证以辨之。”这说明他意识到在这里谈一大段脉法是有些特殊,不符合一般作为两个分列的要求,所以作一下解释说明。其实李氏此说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5.html

总论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谓以顺反顺则为逆矣.逆时则逆藏.并逆胃矣.是三者病本之也.于是审其阴阳以别柔刚.而知其逆顺之所在.是以别于阳者.知病起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此之大源.不可不知也.嗣是乃有相去之三.则并于其病情而知之.一为对待.如浮沉缓急大小滑...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7-2.html

胃气脉_《诊脉三十二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胃为水谷之海.资生之本也.故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脉六部皆有.盖六部皆有浮中沉.中即胃脉也.此处分别甚难.即于足阳明候之.使其脉中和.无过不及.急疾则为无胃气.丹溪更有胃气.谓男子以气成胎.则气为之主.女子挟血成胎.则血为之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maisanshierbian5411/248-22-0.html

痈疽生死_《外科大成》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门路.新肉如板片.不食终须变.手足皮枯槁.血败生难保.唇白眼无神.腹胀泻将倾.腌气不气.虽重多生意.眼眶黑气浓.痈疽怕此逢.房中香馥馥.是病终为福.疮热身微热.轻病何须说.生死此中求.片言一可决....

http://qihuangzhishu.com/643/8.htm

太冲脉_《丹医秘授古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所:太冲脉为青龙脉之别,太冲虽为肝经穴,然又为血份之专脉。二、部位:两侧太冲穴。三、诊法:与一般切脉指法同。四、所主:妇女地道通塞及崩中带下,得阳脉为月事赶前,为血有余之征。脉见短沉涩属虚,月经愆期,经来腹痛或胞中冷及不孕。决...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12.htm

指法之其他指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除了上述常用指法外,尚有一些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指法。如《重订家直诀》中即载有“侧指法、挽指法、辗转指法、俯仰指法”等等,并一一作了说明。 其曰:“病者气口处骨肉不平,须用侧指法;病者不能平臂而侧置,须用挽指法;俯仰者,三指轻重相畸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6.html

日夜五十营_《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以一息六寸推之,则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通计五十周于身,则脉行八百一十丈。其有太过不及而不应此数者,名曰狂生。狂者,妄也,言幸而生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寸口,数其至也,(五十营者,五脏所受之气也。持,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4-4.html

《难经》简介_《难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丰富,在阐发中医学基本理论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共3卷(一说5卷),分81难。1~22难,主要论述脉学,介绍脉的基本知识、脉学的基础理论,以及正常与反常脉象。首先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把古代比较繁难的三部九等各种诊脉统一为“独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1.htm

《难经》简介_《难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丰富,在阐发中医学基本理论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共3卷(一说5卷),分81难。1~22难,主要论述脉学,介绍脉的基本知识、脉学的基础理论,以及正常与反常脉象。首先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把古代比较繁难的三部九等各种诊脉统一为“独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nanjing/102-1-0.html

与脉结合的临床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舌与脉的主要意义,是它们在辨证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辨证是在病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首先确定病名,然后才能谈到辨证,中医确定病名并不十分困难,确定病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有的以病因做为病名,如虫积、食积、痰饮等。 舌与脉的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6.html

共找到238,3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