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_《中风》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风为八邪之长,夫人而知之矣。至于伤寒之中风,与偏枯之中风,其所以判然不同之故,则自晋迄今千百余年,竟无一人道及,可见历来诸家多愦愦也。殊不知出在《灵》、《素》,特未许浅见窥及耳。夫伤寒之中风,乃六气之风,详在《素问》五营运大,此系四时...

http://qihuangzhishu.com/277/14.htm

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一)眼与心和小肠的关系1.心主血脉,诸脉属目《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之合脉也”,“诸脉者,皆属于目”;《素问·脉要精微》说:“脉者,血之府”。由此可知,心主全身血脉,脉中血液受心气推动,循环全身,上输于目,目...

http://qihuangzhishu.com/82/12.htm

《素问·刺志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此气血随谷脉为虚实,叮咛反复,以免误针。可见针灸家于虚实寒热补泻之道,亟应讲求,不得笼统施治。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

http://qihuangzhishu.com/716/14.htm

手足厥冷预兆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此气之大络也”。皆说明四末为阳气之本,经气充旺之处。又“脾主四肢”,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充则四肢暖,故四肢最能反映脾阳的盛衰。上述说明,手足虽为四肢之末,却与内体脏腑经络有着密切联系。故手足最能灵敏反映内体阴阳盛衰的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8-17.html

分经络部位气血多寡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王肯堂曰∶人身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贼不知界分,其能无诛伐无过之咎乎!况手足十二经络,有气血多少之分,如手少阳三焦、足少阴肾、足太阴脾,多气少血;手厥阴心包络、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多血少气;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32.htm

古今医书大意_《友渔斋医话》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褚澄彦道撰,凡十。发明气血阴阳之奥,其寡妇僧尼之异治,发前人所未发。至宋嘉泰中始有刻本。《巢氏病源》五十卷,隋大业中巢元方等奉敕撰,凡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二十条。然但病源,不载方药,后贤往往采择所以成书,则历代宝为圭臬矣。《千金方》...

http://qihuangzhishu.com/715/8.htm

生命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物质基础,是气血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综上所述,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脏腑阴阳气血为依据的。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才能得以延长。这就是《素问·生气通天》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4.htm

生命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物质基础,是气血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综上所述,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脏腑阴阳气血为依据的。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才能得以延长。这就是《素问·生气通天》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4-1.html

三根手指辨健康——中医脉诊的奥秘_【中医宝典】

...,所以脏腑气血盛衰都可以反映于寸口。 “小姑娘,你的脉轻轻摸的话,感觉不明显,需要用点力才能摸到,这叫做沉脉,《脉经》的总结,最终寸口诊法被后世医家普遍采用。 究其原因,王天芳说,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原穴所在之处,为脉之大会,而“肺朝百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9.html

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㈠(néng)①助动词:能够,可以。《素问·五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素问·奇病》:“故不能言。”②才能,才干。见“能者”。③机变,机转。《素问·阴阳应象大》:“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能”,指机转。一...

http://qihuangzhishu.com/192/200.htm

共找到139,3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