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杨氏家藏方》滚涎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杨氏家藏方》:滚涎丸【处方】天南星(炮)半夏(慢火炮裂,生姜60克,取汁浸一宿,焙干)白僵蚕(炒,去丝嘴)各30克 猪牙皂角7.5克(去皮、弦,炙黄色)【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和丸...
...所载的病例,均属情志之郁,治则涉及疏肝理气、苦辛通降、乎肝熄风、清心泻火、健脾和胃、活血通络、化痰涤饮、益气养阴等法,用药清新灵活,颇多启发,并且充分注意到精神治疗对郁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认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综上可知,郁有广义狭义...
...目录 《医宗金鉴》稀涎千缗汤 《删补名医方论》稀涎千缗汤 《医宗金鉴》稀涎千缗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金鉴》:稀涎千缗汤【处方】半夏(大者)14枚 猪牙皂角(炙)1锭 甘草3克 白矾6克【功能主治】涌吐痰浊。治风痰不下,喉中声...
...加味十全大补汤 加味逍遥散13。产后亡血更血崩,血脱气陷并非轻,十全大补胶升续,枣仁山萸姜炭寻。若因暴怒伤肝气,逍遥栀地白茅根,瘀停少腹多胀痛,佛手失笑效如神。【注】产后阴血已亡,更患崩证,则是血脱气陷,其病非轻,当峻补之。宜用十全大补...
...目录 《千家妙方》固涎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家妙方》:固涎散【处方】桑螵蛸30g,菖蒲9g,远志9g,五味子9g,山茱萸12g,龟版15g,五倍子9g,当归9g,茯苓9g,人参9g(煎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
...涎吐出。)若香港脚膝肿。煎汤淋洗。(惟寒湿则宜。热湿者休用。)此虽有类山柰。但山柰气多辛窜。此则甘多于辛。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也。出凉州。叶如茅根紧密者佳。此属草部。与松木松香不同。...
...吴西源令眷因未有子,多郁,多思,肌肉渐瘦,皮肤燥揭,遍身生疮,体如火燎,胸膈胀痛而应于背,咳嗽不住口。医治十越月,佥以为瘵疾不可治。知予在程方塘宅中,乃迓予治,诊得右寸关俱滑大有力,左弦数。予以栝蒌仁四钱,萝卜子、贝母、枳壳调气化痰开...
...涎和唾都是口腔内的唾液。“涎”俗称“口水“,此较淡,主要有润泽口腔的作用;“唾”此较稠粘,主要能帮助消化食物。根据“五脏化液”的理论,涎、唾是分别通过脾和肾的作用所化生,所以有“脾为涎”、“肾为唾”之说(见《素问·宣明五气篇》)。 ...
...【主治】咽喉谷贼(时珍)。 【发明】时珍曰:按:洪迈《夷坚志》云:小儿误吞稻芒,著咽喉中不能出者,名曰谷贼。惟以鹅涎灌之即愈。盖鹅涎化谷相制耳。...
...《洪氏集验方》坠涎丸治咳嗽化痰。(以下二方,张采助教传。皆有神验。)天南星(去皮脐,生用,半两) 白附子(洗,去皮,半两) 川乌尖(去皮脐,生用,一分) 白僵蚕(洗净,直者,一分) 白矾(枯,一分) 半夏(洗净,生用,一两)上为细末,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