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出现贫血,程度与出血一致。体征除瘀点、瘀斑外,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1986年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为: 1.多次化验血小板减少。 2.无脾大或仅轻度增大。 3.骨髓检查示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 4.排除继发性...
...多数学者认为根据三联征(微血管病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精神神经症状)即可诊断TTP。但也有认为必需具备五联征(加发热及肾脏损害)才能诊断。Cutterman等的诊断标准如下: 1.主要表现 (1)溶血性贫血,末梢血片可见红细胞碎片和异形...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也称血小板凝血活性测定。血小板第3因子是血小板膜的磷脂成分之一,是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的重要因子。它的有效性下降,将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利用白陶土复钙世间法:凝血时间不超过5秒。 延长: ...
...上升,并发或转成骨髓纤维化,约10%老年人ET可转化为CML、PV和急性白血病,但本病不向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转化。 对于出血倾向严重者,除控制血小板的数量外,要及时输注新鲜血小板制剂,防止发生颅内出血。...
...小儿肝素-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综合症 肝素-血小板减少-血栓形成综合征(heparin-thrombocytopenia- thrombo- genesis syndrome),近年来肝素在临床的应用逐渐普及,其适应证也在增加,然而在应用...
...预防本病的发生,关键是剔除导致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 1.合理用药 化学物质尤其是药物,是导致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常见因素,所以必须注意合理用药。严格掌握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的应用指征,防止滥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
...输血后紫癜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ost-transfusion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PTTP),又称“输血后紫癜”,输血后7~10天发生的急性、免疫性的、暂时性的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症状。...
...(一)发病原因 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基本缺陷是GPⅠb的分子异常。由于血小板与高分子量vWF多聚体结合,使血浆vWF减少,以高分子量vWF多聚体减少为著,血小板减少。随着GPⅠb序列的阐明,现已在3个家系中发现2种突变:Gly233...
...1.δ-贮存池病 患者的出血表现较轻,呈轻度至中度出血素质,表现为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分娩时也易出血,但一般无关节和胃肠道出血。一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缺陷,最常见于Hermanky-Pudlak综合征(HPS)和Ché...
...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之间互相黏附,也是血小板的一种重要的止血功能。 1.0μmol。 注:ADP最大聚集率为62.7±16.1%,聚集曲线因方法与诱导剂不同而异。 血小板聚集试验主要反映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结果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