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方症不能代替辨方证——与熊兴江医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失和的证候病机,否则,“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历史不“谨守病机”、不“治病求本”的生命代价太大了,最典型的要数金元时期和明末清初的一些中医,只求症状的相似,不结合时空社会环境因素辨症求机,把《伤寒论》的方与症机械对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932.html

脑充血兼痰厥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生麦芽(三钱)茵陈(钱半)甘草(钱半)磨取生铁锈浓水,以之煎药,煎汤一盅,温服下。 【复诊】 将药服三剂,心中已不发热,头疼目胀皆愈,惟步履之时觉头重足轻,脚底如踏棉絮。其脉象较前和缓似有盛下虚之象,爰即原方略为加减,再添滋补之品。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48.html

曹必如医案——脾虚不运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微甜为度,用冷水调成糊状,火加热成千糊状,或用沸水冲调亦可,每次服半小碗,坚持服用半年至1年。或用薏苡仁粉亦可,服食方法同前。 [选自曹必如.治疳七法,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12(4):31]...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47.html

序_《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苑出版社组织编写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临证验案精华丛书,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从医案角度反映老中医专家的特色经验,贵在真实可靠,能给人以启迪。其有益于中医学术水平之提高,自不待言。我的徒弟彭建中、杨连柱二君应约参与此事,先征询于我,自当欣然...

http://qihuangzhishu.com/1249/2.htm

说说名方逍遥丸_【中医宝典】

...无论男女。在古代医书也有不少男性使用逍遥散的医案。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591.html

《惜分阴轩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四卷。周镇撰。刊于1916年,不分类。作者于复杂的病证中,能循病机、辨主次、求得其本。尤善于治疗虚体挟实之证,治法近于叶天士一派。在临证中能随证变通,化裁治方以切合病机。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收妇科、五官、伤科等,内容较为丰富。...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07.htm

《惜分阴轩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四卷。周镇撰。刊于1916年,不分类。作者于复杂的病证中,能循病机、辨主次、求得其本。尤善于治疗虚体挟实之证,治法近于叶天士一派。在临证中能随证变通,化裁治方以切合病机。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收妇科、五官、伤科等,内容较为丰富。...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35.htm

《遯(dùn,遁)园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二卷。萧伯章撰。刊于1921年。本书不分门类,记述详细,医理分析浅显形象。从这些医案中可以分析出萧氏长于脉诊,善用经方。但倡言“仲景而后无完医”,诚属片面之论。现有初刊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850.htm

《遯(dùn,遁)园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二卷。萧伯章撰。刊于1921年。本书不分门类,记述详细,医理分析浅显形象。从这些医案中可以分析出萧氏长于脉诊,善用经方。但倡言“仲景而后无完医”,诚属片面之论。现有初刊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88.htm

跋_《张聿青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之门,耳食之士,奉为掌中珠、枕中秘,晚近叶派之称,毁誉盖参半焉。先生于是书尝三购而三焚之,其高尚之志趋,即此可见一斑。然则医案之刻,非先生志也。曰、不然。先生以毕世精神,消耗于延医之事,常思老而退休,本生平之阅历,专心着述。天不假年,未遂厥...

http://qihuangzhishu.com/612/122.htm

共找到308,1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