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非外伤之肤表出血。又名血汗,亦称红汗。《证治要诀·诸血门》:“血从毛孔而出,名曰肌。”气血亏虚,血随气散者,治宜补血固表,选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建中汤,保元汤等方。阴虚火旺者,治宜养阴清火,用凉血地黄汤或当归六黄汤。由胆热而致者,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69/988.htm

的解释_挢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因恐懼害怕而張開嘴巴、翹起頭,無法出聲。 新唐書.卷一五九.吳湊傳:「撟阿旨固善,有如善民上訴,叵云罪何?」...

http://hanwen360.com/c/154295.html

外感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外感风热侵入阳明经所致齿牙出血。《症因脉治》卷二十:“外感牙之症,身发寒热,烦闷不安,目痛头额痛,鼻干不眠,牙血暴出。”因太阳表邪,侵入阳明,或阳明本经热甚所致。治宜清热解表,可选用葛根羌活汤、干葛防风汤、干葛清胃汤等方。参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839.htm

衄血症鉴别诊断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衄血:是指鼻、齿龈、耳、及皮肤等非外伤性的出血症状。其中以鼻衄和齿多见。 衄血症鉴别诊断 主症特点 兼有症 脉 病证诊断 鼻孔出血、量或多或少 鼻咽干燥、身热、咳嗽、少痰 舌质红、脉数 肺热鼻衄 鼻孔出血、血色鲜红、血量一般较多 ...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67.html

的解释_摇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說話、發言。 晉.傅玄.牆上難為趨詩:「吐言若覆水,搖不可追。」 唐.元稹.出門行:「言者未搖,無人敢輕議。」...

http://hanwen360.com/c/163521.html

蚌霜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鼻衄,及炙疮出血。【用法用量】每次3~6克,用糯米饮调服;侧柏枝研汁尤效。鼻、及灸疮出血,掺患处。【摘录】《医学人门》卷八▼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入门》卷八:蚌霜散【处方】蚌粉、百草霜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损大...

http://zhongyaofangji.com/b/bangshuangsan.html

淡红花剥苔(地图)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淡红花剥苔(地图)主病:阴血不足;阴虚湿盛;湿热伤阴。 舌苔 淡红花剥苔(地图) 形象 舌质淡戏。苔白腻而润,四周多处剥脱,边缘隆起,如地图状。 主病 阴血不足;阴虚湿盛;湿热伤阴。 病例 脾虚胃阴不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53.html

强硬的原因_强硬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强硬多因外感热病,邪入心包,扰乱心神,致无主宰;或高热伤津,筋脉失养,使体失其柔和之性,故见强硬。或肝风夹痰,风痰阻滞体脉络等,亦可使体强硬不灵。 强硬而色红绛少津者,多因邪热炽盛所致。体强硬、胖大兼厚腻苔者,多因风痰阻络...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QiangYingShe341630.htm

的诊断_如何鉴别巨_查症状_【疾病大全】

...巨症状需要做出如下的鉴别: 1、乳头状瘤:多发生于舌尖边缘、背、舌后少见,粘膜表面有细小乳头,外突,2~4cm,边缘清楚,周围组织软,基底无浸润,需要手术切除。 2、血管瘤:病期较长,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现,好发于唇、颊、等部位,多为...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JuShe338154.htm

紫色总论_《伤寒鉴》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紫舌苔者.酒后伤寒也.或大醉露卧当风.或已病而仍饮酒.或感冒不服药.而用葱姜热酒发汗.汗虽出而酒热留于心胞.冲行经络.故见紫色.而又有微白苔也.苔结舌之根尖.长短浓薄.涎滑干焦.种种不同.当参其源而治之.纯紫(图)伤寒以葱酒发汗.酒毒...

http://qihuangzhishu.com/904/8.htm

共找到38,1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