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方法和注意事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使气血平静,诊室也要保持安静,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病人情绪的波动,并有利于医生体会脉象。在特殊情况下应随时随地诊察病人,又不必拘泥于这些条件。 1、时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诊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0.html

脉——欲知病脉,必先识常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脉,又写做“脈”,小篆作脉,本义指血脉、脉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扁鹊重视脉诊,将脉学研究到至精至微的程度。 中医诊脉就是用手指在病人手腕的脉搏处,感知病人脉象的方法。三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37.html

推理辨证治舌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3克。4剂,水冲服(用免煎剂),日1剂,分2次服。药后痊愈。 按:该患者表现为舌心疼痛,无明显诱因,也无其他任何伴随症状,舌象、脉象似乎也不具备典型特异性。如果从直接的辨脉证来看,几乎无证可辨,类似病例在临证中并非少见。高建忠临证,特别重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405.html

中医脉诊六大误区_【中医宝典】

...“盲人名医”,才是真正的高悟性人才吗?绝对不是! 勤求己过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当学而无绩,则责己之过,很少怀疑所学之非。其实学脉诊难有收获,关键在于古今传习之脉诊理法尚不完善,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对"平人脉象"论过于侧重于脉象的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3.html

对脉图的研究现状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这种性质的上作,时至今日意义是不大的。 自从运用杠杆式脉搏描记器描绘脉图以来,脉图进入了实测的波示图阶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脉象描记仪器的不断改进,种类亦不断增多,但其工作方法都是在模拟中医指切的方法,其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符合中医切脉特点,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7.html

二十八脉及主病之浮脉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浮脉类:浮脉与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以脉位表浅而相类,故均列入浮脉类,但各脉的脉象和主病又各有特点。 1、洪脉(附:大脉) 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应指浮大而有力,滔滔满指,呈波涛汹涌之势。 临床意义:主热甚。多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6.html

温病的意义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病起于荣卫,终于脏腑,荣热卫寒,腑热脏寒,腑热则实,脏寒则虚。脉象紧数,按之明爽,病人神色清明。温病起于荣卫,终于气血,荣卫气血,皆热不寒,皆虚不实,脉象或洪或小,按之躁急模糊。病人神色昏晦。亦有强壮之人,脉象较实者。虽脉象较实,仍按...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91.htm

温病的意义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病起于荣卫,终于脏腑,荣热卫寒,腑热脏寒,腑热则实,脏寒则虚。脉象紧数,按之明爽,病人神色清明。温病起于荣卫,终于气血,荣卫气血,皆热不寒,皆虚不实,脉象或洪或小,按之躁急模糊。病人神色昏晦。亦有强壮之人,脉象较实者。虽脉象较实,仍按...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2-2.html

迟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象名。指来去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的脉象。主寒。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脉经》:“呼吸三至,去来极迟。”《脉诀汇辨》:“其所主病,与沉脉大约相同,但沉脉之病为阴逆而阳郁,迟脉之病为阴盛而阳亏。”...

http://qihuangzhishu.com/167/506.htm

阴搏阳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象名。阴指尺脉,阳指寸脉。阴搏,尺脉滑利搏手;阳别,寸脉平和有别于尺。为妊娠脉象。《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张景岳注:“善阴脉搏手。似乎阳邪,然其鼓动滑利,本非邪脉,盖以阴中见阳而别有和调之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424.htm

共找到5,2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