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病理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来源于骨及其附 属组织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形态变化,是一门发展迅 速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一方面是细致的形态学观察所得到 的理论上的进展,另一方面是高度精密的仪器和先进的实验方 法以及多学科间的相互...
...患者,往往发生恶病质(cachexia),可致患者死亡。恶病质是指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由于缺乏食欲,进食减少、出血、感染、发热或因肿瘤组织坏死所产生的毒性产物等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所致。此外,...
...滤纸吸干后,称取瘤重。 (七)评定指标 (1)肿瘤抑制百分率(抑瘤率): 抑瘤率(%)= (阴性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阴性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2)给药期间,每隔3天用游标卡尺由体外测出瘤体的长径和短径,然后根据体积=...
...有些药会产生耐药性,随着病情的延长,可能就需要更多的止疼药,比如说癌痛,有的病人刚开始吃一片就够了,随着癌症的扩散,疼痛部位越来越多了,可能需要更大的镇痛药物,刚开始我们有些病人是吃一片,我们国际上有报道的,有的甚至一天吃上100片,现在...
...(一)发病原因 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容易发生黑色素瘤的危险因素包括先天性或发育异常的痣、黑斑病等,以及过度的阳光照射、家族史、年龄和种族等。 (二)发病机制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由于神经嵴来源的表皮内黑色素细胞...
...输尿管肿瘤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慢性细菌性感染、尿道结石、梗阻易于产生鳞状上皮癌,发生腺癌的可能性则要少得多;环磷酰胺作为化疗药物也被认为不只是会增加发生膀胱肿瘤的可能性,发生输尿管肿瘤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二)发病机制 双侧输尿管发生肿瘤(同时...
...88%T-ALL患者具有至少一个基因甲基化,研究发现0-2个基因甲基化的T-ALL患者12年无病生存率100%,而>2个基因甲基化的患者仅20%。 耐药是一重要预后因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DP3)高表达提示ALL预后不良(15)。...
...传统针灸、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过程中,对糖尿病有较深刻地认识,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尤其其中有不少的经验值得借鉴。我粗浅地综述近年来针灸和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有关概况,与同道参考。 一。针灸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一)针刺可以降低血糖,改善...
...(一)治疗 不同的转移瘤其治疗和处理可完全不同。 1.滋养细胞肿瘤阴道转移瘤的处理 (1)全身化疗:根据患者病情低危可采用单药,高危者联合给药常用方案为5-Fu+KSM两联、ACM三联序贯化疗及EMA/CO方案。 (2)局部注射:局部给以...
...疫苗已初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显示出临床的可行性。对清热解毒中药作用于肿瘤的具体机制的研究,亦可为中医临床治疗肿瘤的选方用药提供一条依据,从而可能更合理地将清热解毒中药运用于临床。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