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拔罐法之一。又名刺血拔罐法。指在刺(刺血)之后再进行拔罐,以吸出少量血液的综合治疗方法。多用于治疗软组织劳损,扭伤,腰腿风湿痛,神经性皮炎,皮肤搔痒,丹毒,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对贫血和有出血倾向的病症不宜使用,大血管所在部位...

http://qihuangzhishu.com/167/985.htm

脾之大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是由脾脏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脾发出,在侧胸壁的大包穴处穿出,散布在胸胁部。脾之大是全身十五条大络脉中的一条(《灵枢·经脉篇》)。...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17.htm

巨人症和端肥大症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巨人症和端肥大症是由于脑垂体中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软组织、骨骼及内脏的增生肥大。发病在青春期前为巨人症,以过度生长和身材奇高为特点。发病在青春期后则为端肥大症,以面貌粗陋、手足肥大和皮肤粗厚等为特点。由于体征明显,外貌奇特,诊断多不...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154.htm

经络的生理功能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节。” 联络脏腑、沟通表里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4999.html

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身体一侧上下肢或两下肢不能运动的疾患。①指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见《医贯·中风论》。参见半身不遂条。②指两下肢软弱,难于行动。《医贯·中风论》:“半风者,……又有一等人,身半以上俱无恙,如平人。身半以下,软弱麻痹,小便或涩...

http://qihuangzhishu.com/166/313.htm

十二经脉病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十二条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出现的证候。十二经外节,内属于腑脏,故经络病变,可以影响所属的内脏,内脏有病也可影响其有关经络...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65.htm

经脉-脏腑相关联系的规律及其机制的探讨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节,沟通人体内外表里。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病变可反映到体表,出现特定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一定经穴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一、 经脉-脏腑相关联系的规律 何为经脉-脏腑相关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节,沟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04.html

痛风历节风论治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芩术汤,或导痰汤加减。节注痛,得捶摩而缓者,系风湿在经。灵仙除痛饮。节肿痛,遇阴雨而甚者,系风湿入。虎骨丸、没药散、或虎骨散。节烦痛,肩背沉重者,系湿热相搏。当归拈痛散。节刺痛,停着不移者,系瘀血阻隧。趁痛散。节热痛者,系阴火灼筋...

http://qihuangzhishu.com/592/221.htm

补管汤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治咳血吐血,久不愈者。生龙骨(一两,捣细) 生牡蛎(一两,捣细) 萸肉(一两,去净核) 三七(二钱,研细药汁送服)服之血犹不止者,可加赭石细末五六钱。张景岳谓∶“咳嗽日久,肺中破,其人必咳血。”西人谓∶胃中血管损伤破裂,其人必吐血。龙骨...

http://qihuangzhishu.com/513/49.htm

胆经表里原主治歌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胆经原应刺病,口苦胸胁痛不宁,髀膝外踝诸节痛,太息马刀侠瘤瘿。【注】●胆经表之原穴丘墟,肝经里之络穴蠡沟,二穴应刺之证即:口苦,胸、胁、脾、膝、外踝诸节疼痛,太息,马刀瘿瘤,皆胆、肝经病也(见图十二)...

http://qihuangzhishu.com/337/2095.htm

共找到26,9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