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谦之案:淮南子天文训:“道日规,始于一。”王念孙曰:“‘日规’二字与上下文义不相属,此因上文‘故曰规生矩杀’而误衍也。宋书律书作‘道始于一’,无‘日规’二字。”今案王说是也。淮南义本老子此章,故下文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8.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章评析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流传极广,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家们。车载说:“这一段话就治国为政说,从‘无为而治’的道理里面,提出无神论倾向的见解。无为而治的思想,是老子书无为的主张在政治上的运用。老子书很看重‘无为’,提出‘为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2.html

第二十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字,与下“强为之名曰大”一律,今本脱。 易顺鼎曰:按周易集解卷十七引干宝曰:“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字”上有“强”字,与牟子引同。 庄锡昌曰:范谓“王弼同古本”,则范见王本“字”上有“强”字。庄子则阳郭注“而强字之曰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1.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章评析

...在《道德经》的这一章和下一章里老子都讲到用兵问题。但必须重申,《道德经》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他论兵是从哲学的角度,而不是军事学的角度。讲到许多哲学问题时,也涉及到军事,因为哲学与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但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他着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2.html

老子思想:无为而不敢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而不敢为 老子的无为并非是一切不为的意思,更绝非是一种无政府的主义,而是要“去甚、去奢、去泰”,任何一切人为的自作聪明,或贪、或嗔、或痴,均需去除。所以,在想要达到“无为”的过程当中,已经包含了“有为”的成分了。 然而“自然”是道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4.html

老子他说》第二章: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_道家_【文学360】

... 《老子》首章既提出“道”与“名”的涵义,但同时又相同于“因明”的法则,能建能破,自说了一个道,自又推翻了道的名相。也如同正反合的“逻辑”辩证,不自立于不变的肯定与否定形态。如珠走盘,无有方所。所谓的“道”,乃“至道”的定名,都是为了表达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2.html

老子他说》第五章:风箱式的说话艺术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为了说明天理的公平,与真正圣人的无主而任负化育,便直接指出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既不是谁所主宰,也不是天地的有心制作。万物的造化生灭,都是乘虚而来,还虚而去。暂时偶然存在的一刹那,只是有无相生的动态而已。因为有刹那绵延绝续常有的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0.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章:知识是烦恼的根源_道家_【文学360】

...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囗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绝学无忧”这四个字,有些人重新整理《老子》,将它归于前面一章,成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绝学无忧”做起来很难。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老子·道经·第五章译文及注释

...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48.html

第五十二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者通之处,“兑”假借为“阅”,实为穴为窍,耳目鼻口是也。易说卦:“兑为口。”老子“塞其兑”,河上注:“兑,目也。”庄子德充符“通而不失于兑”,亦指耳目而言。淮南道应训“太公曰‘塞民于兑’”,高诱注:“兑,耳目鼻口也。老子曰:‘塞其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8.html

共找到8,0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