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在上者,因而越之。凡尺脉有力强健者,可吐。食滞中脘,胀闷恶心,头痛身热,寸脉滑盛者,可吐。痰满胸膈,不得升降,因而小便不通者,可吐。肝气郁结,中脘痛闷者,可吐。若尺脉微弱,两寸不滑,胸膈不闷者,不可吐。脾胃素虚,面色痿黄,右...
...未和也。宜十枣汤,大枣培土,芫、遂、大戟,泻其里水也。凡伤寒,发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缘土败湿滋,胃气上逆,肺郁痰化,清道壅塞。宜旋覆花代赭石汤,参、甘、大枣,补其中气,半夏、姜、赭,降其冲逆,旋覆,行其痰饮也。他若病如桂枝证,...
...国语辞典 吐哺握髮。形容積極的延攬人才,廣招賢士。 晉書.卷六十七.溫嶠傳:「昔周公之相成王,勞謙吐握,豈好勤而惡逸哉!誠由處大任者不可不爾。」...
...泛恶欲吐是湿困脾阳的见症之一。湿困脾阳,病证名。指水湿影响脾阳运化功能。...
...栀10克、八月札10克;热盛伤阴者,加川连1.5克、阿胶9克(烊冲)、鸡子黄1枚(冲)。 2.心肝火旺治法:清肝泻火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9克 生山栀9克 赤芍10克 丹皮9克 泽泻12克 仇茯苓12克 夜交藤12克远志9克...
...∶冷积泻,没石子丸极效,人参散(吐)、理中汤(吐泻)加减服尤佳,更加肉豆蔻则止,来复丹(大科中暑)、不换金正气散(吐泻)皆可,观音散(吐泻)、银白散,加减调治,乃平和之剂也。守中汤 理春夏相交,阴湿气重,中伤脾胃,致腹痛泄利,经久不止,渐传...
...《本草从新》吐铁补阴.甘酸咸寒.补肝肾.益精髓.明耳目.产宁波者.大而多脂.(鄞县南田者为第一、闽中者、肉 、无脂膏、不中食.沈云将食物本草会纂曰∶吐铁、海中螺属也、有如指头大者、则有脂如凝膏、自其壳中吐出、膏大于本身、光明洁白可爱、姑苏...
...【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身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吐伤胃阳,虚浮无根,故关脉细数。一二日胃病尚浅,吐则伤...
...《本草求真》吐散邪在表宜散。在里宜攻。在上宜吐。在中下宜下。反是则悖矣!昔人谓邪在上。因其高而越之。又曰。在上者涌而吐之是也。但吐亦须分其所因所治以为辨别。如常山蜀漆。是吐积饮在于心下者也。藜芦皂白二矾桔梗芦皂角。是吐风痰在于膈者也。生...
...甲、概况 大便不实,利下无度谓之泻。泻有溏、泄、利、滑、洞五种,因虚实寒热之别而证状遂有不同也。溏者, 下稠粘垢秽,溏薄之物,多属于湿,多属于热,间亦有属于寒者;泄者,腹泻注下,多属于寒,然暴注下迫 有声,有属于热者;利者,泻而利也,不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