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_经络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太阳、阳明和少阳的总称。其中包括了手三阳和足三阳,实际上是六条经脉。在六经辨证上三阳病系指病邪在体表浅层或六腑有病。太阳的代称(素问·着至教论马莳注)。按照伤寒病由表传里的发病次序,在三阳中太阳位于最表层,首先发病,故称“三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anyang-751.html

阴阳五行_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日为阳,月为,(上与六节藏象论同,详运气一。)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阴阳者数句与五营运大论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34-2.html

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病统之。即其化热之后病兼阳明,然亦必先入足阳明,迨至由胃及肠,大便燥结,而后传入手阳明,安得谓温病入手不入足乎。由斯知,伤寒论一书,原以中风、伤寒、温病平分项,特于太阳首篇详悉言之,以示人以入手之正路。至后论治法之处,则项中一切...

http://qihuangzhishu.com/513/351.htm

二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阳明和太阴素问·阴阳类论:“二阳,至阴皆在,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马莳注:“二阳者,足阳明胃经也。阴者,手太阴肺经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55.htm

中药药理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慎用药包括一些香窜药、消导药和利尿药,这样区别的等级和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也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以后各版。()配伍药理研究七十年代,采用现代药理学的指标研究中药配伍原则,提示了七情的本质。协同与拮抗作用:以离体家兔子宫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2.htm

前阴诸证_女科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夫诸阳气起于四肢,足之三阳,俱起足趾之端。其热如油煎者,荣卫亏损,衰火旺之极,足三阳受伤故也,岂但云香港脚而已。法当大剂滋水益阴,乃可救其燎原之焚耳。...

http://qihuangzhishu.com/670/735.htm

阴阳家、阴阳学说与中国传统医学_【中医宝典】

...内经中却是作为春季的正常脉象;后世的类附翼·医易义大讲理,仍说不清三阳。看来回答这个问题实在不容易。”而赵氏认为:“比较可靠的原始三阳说,就是女说。”即说卦中所言: 乾,天也,故称呼父。坤,地也,故称呼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5.html

现代针灸与经络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治疗方法的章句注释,出处考证等,均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于1975年整理成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武威汉代医简。1973年,又在长沙马王堆号汉幕出土了一大批帛书或竹简古医书,研究,该墓葬系公元前168年营造,而这一大批古医书之著作年代则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7.html

伤寒论方临床研究方法探讨_【中医宝典】

...关键词:伤寒论中的运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4):196. [10]李爱敏,等.对现代六经辨证中运用中药配伍用量的数理统计分析.中医研究,1995,8(5):9.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 英洪友 何新慧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02.html

伤寒论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成无己曰∶春风、夏暑、秋湿、冬寒,谓之四时之气。陆九芝曰∶仲景原文,首着“四时之气”四字,则伤寒论之不独言冬月伤寒,而并春夏秋时之温热湿燥论之,岂不显然,乃必曰仲景独知有寒者何哉?仲景本知有温热。既谓仲景但论寒,反谓叔和将温热搀入...

http://qihuangzhishu.com/723/16.htm

共找到584,0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