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辞,终惭杜预。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李翰林集序 前进士 魏颢 自盘古划天地,天地之气艮于西南。剑门上断,横江下绝,岷、峨之曲,别为锦川。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
...㈠(bó,音博)①淡薄,不浓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②浅薄,少。《灵枢·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③迫近,附着。《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
...⑴与“大”相对。《素问·气穴论》:“肉之小会为溪。”《灵枢·骨度》:“过则胃大,不满则胃小。”㈡指时间短,小月。《素问·宝命全角论》:“月有小大,日有短长。”⑶使小。《灵枢·刺节真邪》:“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㈣年幼。《...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二《风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二上篇。黄帝问于岐伯曰:风之伤人,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或为偏枯,或为贼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风、气一也,徐缓为气,急疾为风。人之生也,感...
...宋代医家。尝官至朝散大夫,于《内经素问》之运气学说,最有研究,以为此乃治病之要义,但书中词义深奥古朴,难于理解,遂着《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一名《素问论奥》),另有《素问遗篇》,均有刊本行世。...
...一、内容 《新序》是刘向(公元前79-前8)收集或编写的一部著名的道德说教性的轶事和历史传说的汇编。通行本共有166个条目,分为10卷。人们还从其他资料中收集到59个条目的佚文。该书的绝大部分条目都是对早期哲学或历史著作中的材料摘录后加以...
...①与浅相对。指病位在人体内部深处。如浅指人体表皮组织(皮毛、络脉);深则指经脉、脏腑等。《素问·玉版论要》:“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②久,时间长。《素问·宝命全角论》:“留淫日深,着于骨髓。”③指颜色浓、重。《素问·玉版论要论》:“容色...
...①丧失,耗损。《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②虚弱、衰败。《素问·脉要精微论》:“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③相争,交争。《素问·脉解》:“阴阳内夺,故目(...
...①通营,即营气。《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②光华、润泽。《素问·五脏生成》:“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③营养濡润。《灵枢·邪客》:“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④显现。《素问·刺热》:“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
...①指神志或精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脉要精微论》:“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②指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现象及规律。《素问·五运行大论》:“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素问·移精变气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