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粥】粳米煮粥.半熟.入茯苓末.和匀煮熟.空心食.能治湿痰健脾.【竹沥粥】如常煮粥.以竹沥下半盏食之.治痰火.【蒸梨】大悉尼连皮.安饭锅内蒸.熟食能化痰清火.【苏子酒】主消痰下气.润肺止咳.用家苏子炒香研末.以绢袋盛.浸好酒中.每日少...
...暴雨成灾。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加之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冷饮,...
...健脾等功效,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能帮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气散结。 经常感冒、咳嗽、气管敏感的人,可用鲜柚一个留皮去核,配以正北杏、贝母、未经漂染雪耳(或黄耳)各一两(50克),加数瓶蜜糖(最好选用能润肺止咳的蜜糖)炖一日,常服能...
...医家所认可,故医家多在秋冬季治疗外感疾病时采取润肺止咳法,滋阴润肺药自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临床上虽应重视常理,也不可忽视特例。反观2009年秋冬季节,雨雪较多,在笔者看来,此季正是湿热病流行之季,临床所见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外感疾病,一般表现...
...,是药食同源的滋补珍品。二者“搭档”混食,别有一番风味。 以下几款蜂蜜、山药混食法,有兴趣不妨一试: 山药蜜茶:取山药饮片,烘干粉碎,制成细粉。每次取约30克,用适量水调匀,边加热边搅拌煮成“流浸膏”样液,放凉后加入适量蜂蜜搅匀食用。 蜂蜜...
...以助胃气,以益津液,此服枝汤之良法。主发汗之方,皆可类推。汗之必资于津液如此。后世不知,凡用发汗之方,每专用浓朴、葛根、羌活、白芷、苍术、豆蔻等温燥之药,即使其人津液不亏,内既为风火所熬,又复为燥药所燥,则汗从何生?汁不能生,则邪无所附而出...
...〖 原 料 〗: 党参10-30克,百合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 做 法 〗: 取党参浓煎取汁;百合、粳米同煮成粥,调入药汁及冰糖即成。 〖 用 法 〗: 每日2次,温热服用。 〖 作 用 〗: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用于...
...《保健药膳》雀儿药粥主要原料:麻雀5只,菟丝子30—45克,覆盆子15克,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葱白2根,生姜3片,细盐少许。制作方法:先将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同入砂锅内熬取药汁,去渣。再将麻雀去毛及肠杂,洗净后用酒炒,然后与粳米...
...龟苓膏等滋阴润肺之品,均能防燥。 在“秋老虎”这样的天气里,人们容易放松对寒凉的警惕性。特别是在夜晚,可能上半夜时还是闷热难当,但下半夜或凌晨时就有可能转凉,因此,早晚要注意加衣,不要赤膊露体,防止受寒...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津液枯燥的,可用滋润药。但燥有内燥、外燥的不同。例如燥热伤肺胃津液,属于内燥,用“养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属于外燥,用“轻宣润肺”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