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络理论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归纳起来,最为典型的医学教育网整理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分经辨证” 即是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及生理病理特点,分析各种病证,进行辨证论治。 二是“循经取穴” 是指根据经脉的循行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取穴位进行治疗。这是...
...寸。艾条灸5-10分钟。 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上星穴 Shàng xīng(DU23)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解剖〗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
...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 〖解剖〗 在咬肌附着部前缘;前方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 〖主治疾病〗 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颊车穴治齿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别名〗 髓孔穴。 ...
...手三里,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亦称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主治肘臂酸痛,上肢不遂,齿痛,颊肿,瘰疬,腹痛,吐泻,腰背痛,及消化性溃疡...
...阴包,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布有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深层外侧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遗溺,尿闭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
... 〖取穴方法〗府舍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穴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外侧,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下部,深层为腹横肌下部;布有腹壁浅动脉,肋间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右当盲肠下部,左当...
...寸。艾条灸5-10分钟。 承浆穴 Chéng jiāng(RN24) 〖取穴方法〗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解剖〗在口轮匝肌和颏肌之间;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及颏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口眼歪斜,唇紧,面肿,齿...
...现象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走向复杂化,因为单纯的神经传递或血液流动均无法解释上述特点。不过,由于循经感传的这些特性主要依赖病人的主观感觉和描述,其直实性要打一定折扣,故而同期进行的一些可见经络现象和经络客观检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刺激...
...皮神经,桡神经,以及桡侧副动、静脉。主治肘臂疼痛,挛急,上肢不遂,瘰疬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10分钟。 【标准定位】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取法】屈肘,在曲池与肩的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
...手少阳三焦经一侧23穴,首穴是关冲,末穴是丝竹空,第22个穴位是耳和髎穴。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少阳三焦经,流注时辰为晚上九至十一点,即亥时。 经脉循行:上穴是耳门穴、下穴是 末穴丝竹空穴。 定位 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