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伤寒总病论》麻黄杏子汤 《症因肺治》麻黄杏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伤寒总病论》卷六:麻黄杏子汤【处方】桔梗1两,麦门冬1两,麻黄1两半,杏仁3分,黄芩3分,甘草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时气8-9日,喘闷烦躁...
...唐宋时期,茶疗在医药保健活动中崭露头角,引起了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及广大民众的重视和喜用,至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 茶疗的内容、应用范围、制作方法等,不断有所发展。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疗方被一一推出。如至今仍在广泛习用的“午时茶”,“天中茶”,...
...《备急千金要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伤寒瘀热在里,身体必发黄方。麻黄 连翘 甘草(各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杏仁(三十枚) 赤小豆(一升)生梓白皮(二升,切)上八味 咀,以劳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次纳诸药,煎取三升,分三服。《...
...安息香丸 白扁豆散 百部薏冬茶 贝母丸 川贝茶 大补阴丸 大黄虫丸 大麻仁丸 丁字保和汤 东垣人参平肺散 二母散 复脉汤 甘草茶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甘草干姜汤 甘草汤 干姜甘草汤 蛤蚧散 栝乌茶 桂枝汤 海藏紫菀散 河车丸 华盖散 汇方 甲...
...国语辞典 種茶時下了種子,就不可移植,所以古代結婚必以茶為聘禮,取其不移的意思,稱為「下茶」。 明.許次紓.茶疏.考本:「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昏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曰『下茶』。」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五十三...
...目录 《活人书》麻黄黄芩汤 《洁古家珍》麻黄黄芩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活人书》卷二十:麻黄黄芩汤【处方】麻黄(去节)1两,黄芩半两,赤芍半两,甘草(炙)1分,桂枝(去皮)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头痛,身壮...
...目录 《千金》麻黄引气汤 《备急千金要方》麻黄引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金》:麻黄引气汤【处方】麻黄5分,杏仁5分,生姜5分,半夏5分,石膏8两,紫苏4分,白前3分,细辛3分,桂心3分,竹叶(切)1升,橘皮2分。【功能主治】肺...
...目录 《圣惠》麻黄煎丸 《圣济总录》麻黄煎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惠》卷二十:麻黄煎丸【别名】麻黄丸【处方】麻黄5斤(去根节),白花蛇肉1斤,乌蛇肉1斤,巴豆1两(去皮心,研如膏,与前3味同于釜内用水1石旋旋添水煮,水耗即添...
...唐朝,由于茶学上的第一本经典著作一陆羽《茶经》的出现;本草类书籍中记载茶叶的《新修本草》(功敬等集体编著)以及提出“茶为万病之药”的陈藏器《本草拾遗》的出现,把茶疗的理论与实践推向高峰并逐渐成形。 其他医药著作中,亦多有茶疗资料,例如唐代...
...目录 《古今医统》麻黄牵牛汤 《医统》麻黄牵牛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古今医统》卷七十一:麻黄牵牛汤【处方】麻黄(去节)羌活 射干 荆芥穗 紫菀茸 防风 知母 蔓荆子 牵牛各3克 半夏6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石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