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二毒,由于心生。盖心主血而行气,气血凝而发毒。毒借部位而名,治论循经则误。症之根盘,逾径寸而红肿者谓痈,痈发六腑;若形止数分,乃为小疖。按之陷而不即高,虽温而顶不甚热者,脓尚未成;按之随指而起,既软而顶热甚者,脓已满足。无脓宜消散,有...
...①病证名。泛指损伤面较大较深的疮疡肿毒。《灵枢·痈疽》:“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岐伯曰:脱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痈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一说指较大的疮疡。《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肿一寸至二寸疖也;二寸至五寸痈也;五...
...痛风方 方药:威灵仙15克,伸筋草10克,桂枝6克,寻骨风10克,络石藤10克。水煎分2次服。 主治:关节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半身不遂等证候。以上3方为江苏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周福贻经验方。 ...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唐·孙思邈 序 校正千金翼方后序 卷第一·药录纂要 采药时节第一 药名...
...白丁香 长瓣马铃苣苔 对叶四块瓦 剪刀草 金铁锁(图) 曼陀罗叶 糯米条 麒麟尾 胜红蓟 小鬼钗 厓花子 朱砂菌 竹叶参 走马胎叶 中药主治:痈疽疮疖 白丁香 稻米 糯米 土牛膝(图) 本草纲目主治:痈疽疮疖 稻 雀屎(雀粪) ...
...大量有效方剂。内容丰富,理、法、方、药连贯紧凑,理论联系实际,至今还是学习中医必循的一本重要医著。值得提出的是,在本书左盛德序中说:其师张绍祖是张仲景的四十六世孙,家藏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传给了他,今...
...杂疗方第二十三: 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 冬三月加柴胡八分 白朮八分 陈皮五分 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 生姜五分 桔梗七分 春三月加枳实 减白朮共六味 夏三月加生姜三分 枳实五分 甘草三分共八味 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 上各●咀,...
...附∶外科诸症疮名十律痈疽等症图一莲子发─形如莲子头多突起者是也。肿高溃脓者生,平塌阴陷者死。痈疽等症图二蜂窠发─形如蜂窠头含螺子,片片腐烂,孔孔流脓。红活者生,黑陷者死。痈疽等症图三井疽─心火妄动发之。 赤高肿者生,坚硬紫黑者死。痈疽等症...
...明代是内科杂病学术全面发展并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其特点,一是围绕金元四家与古代医学理论及医疗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所出现的不同学术流派及其学术争鸣,主要是以薛已、张介宾、赵献可等医家所代表的温补派对刘完素、朱丹溪医学主张所展开的论争,这种学术...
...即牛皮胶补虚甘平。功与阿胶相近,亦可代用。同葱白煮粥,通大便(李时珍曰∶真阿胶难得,牛皮胶亦可权用。其性味皆平补,宜于虚热之人。张仲景治泻痢,阿胶与黄胶、黄蜡并用。陈藏器曰∶诸胶皆能疗风补虚止泄,驴皮主风为最。《经验方》云∶痈疽初起,酒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