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有6篇与今存《尉缭子》相合,伪书一说已遭到大多数人否定。另有唐魏徵《群书治要》辑《尉缭子》4篇,对考校此书均有重要价值。 第二种意见:《尉缭子》的作者名叫尉缭,是战国时人,此书的前身即《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兵形势”《尉缭》31篇。 第三...
...《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原为六经。 《庄子》一书首先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为六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六艺”。其中《乐经》散失,只留存下来《乐记》一篇,并入《礼经》中,因此在汉朝,以此五本著作作为...
...天公使我告亭长曰:『摄皇帝当为真。』即不信我,此亭中当有新井。」亭长晨起视亭中,诚有新井。(《汉书·王莽传》上) ◎ 公孙禄 禄字仲子,颍州人。哀帝初为执金吾,迁右将军,又迁左将军。元寿末,坐与何武互举为大司马,免。莽末征至,以议事忤旨扶出。...
...亦庶几矣。”这对司马迁的异端思想极尽讽刺,表明了他的正宗观点,自然也是他写《后传》的指导思想。《前史略论》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篇史学论文,可谓儒家正统史学观点的代表,在中国史学理论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班彪的历史思想和史学思想,对班固和《汉书...
...天下仪表,贬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经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与,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
... 二:《汉书》东汉·班固 三:《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四:《三国志》西晋·陈寿 五:《晋书》唐·房玄龄等 六:《宋书》南朝梁·沈约 七:《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八:《梁书》唐·姚思廉 九:《陈书》唐·姚思廉 十:《魏书》北齐·魏收 十一:...
...西汉初年记述前代史实、传闻的著作。作者韩婴,生卒年不详。燕人。汉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为常山王太傅,武帝时曾与大儒辩论于朝廷。他是汉初传《诗》三家之一的《博士》创始人,也授《易》,传授地区主要在燕、赵间。据《汉书。艺文志》载,其著作有《韩故...
...末年作家刘向的字。简易:平易近人。《汉书·刘向传》说:“向为人简易无威仪。” 10 昭:明白。事:指作品中引用的故事。 11 孟坚:东汉初年著名历史家、文学家班固的字。懿(yì意):温和。《后汉书·班固传》说,班固“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次仲,伯蚤卒。高祖既为沛公,景驹自立为楚王。高祖使仲与审食其留侍太上皇,交与萧、曹等俱从...
...申申。乃立祖庙。敬明尊亲。大矣孝熙。四极爰�秦。(○同上○《汉书》此与下篇连为一首。今从《乐府诗集》。) 王侯秉德。其邻翼翼。显明昭式。清明鬯矣。皇帝孝德。竟全大功。抚安四极。(○同上○王先谦《汉书》补注引吴仁杰曰: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刊误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