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著作。五卷。清·朱兰台撰。刊于1892年。书中记述疫病、六经治例、瘟病治例以及多种疫证、杂证等内容。并附若干医案。还创制了芦根方等有效方剂。作者论疫以张仲景六经为主,融会诸家学说,参以己见和经验,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皮肤病的治疗,证明其“对于皮肤营养障碍所造成的粗糙状态有改善作用”。笔者治疗银屑病使用温经汤的指征为:皮损面积较大而干燥明显(较小的多从瘀治,大的多从燥治),脱屑较碎,慢性病程,年龄偏大,舌淡或淡暗,无明显热象。 病案举例 程某某,男,45岁,...
...(麻证,俗名痧子,必兼喉痛。医家恫喝人曰∶烂喉痧者,此也。)治麻证之喉痛,与治郁火之喉痛大异。盖麻证风热,其邪袭肺,故必鼻塞涕清,咳嗽眼红,声哑喉痛,面红花杂,身或作痒。一见此症,须用升、柴、前、葛、羌、独等品,提毒祛风透发之,一剂喉痛止...
...,临床上阳崩证较为多见。对于阳崩的治疗,蔡病常用养阴止崩法取效。临床上经来先期,量多如注,色鲜或紫,质较浓稠,脉细数,舌质红或绛等阳性征象,为运用养阴止崩法的辨治要点。蔡师曾治疗一位阳崩症患者,年41岁,1993年5月29日初诊。5月3日经...
...,涎聚在心脾经,治宜定志丸。失志者,或事不如意,久思所爱。少阴心悸,乃邪入于肾,水乘心,唯肾欺心,火惧水也。治在于水,以茯苓导其湿,四逆散调之。枳实、柴胡、芍药、甘草是也。与惊悸不同,名亦谓之悸,故书以别之。发搐痰饮为证,脉必弦涩,皆用下之...
...禹功降火流湿之剂良矣。因痰积下流,渗入膀胱,肥人多有之。二陈汤,加升提为主。【证治】三阳其气俱欲竭,血海将枯,滑物下流。其有一切虚寒之证,脉洪大而涩,按之全无,宜以温养之。李先生之酒煮当归丸,治此证。血虚多加四物;气虚多加参、术;滑甚者,以...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此为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以水七升,...
...一、早期肝硬化证治经验 刘氏根据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以邪正斗争为纲,拟分成两大类。一类以正虚为主,一类以邪实为主。其中正虚为主型,主要是阴虚或气阴两虚兼有湿热血瘀者,其临床表现为舌红少苔,脉弦细或弦劲,夜寐不佳,性情急躁...
...崩漏既止,里热已除,更宜补气血以端其本,加减补中益气汤主之。要知崩漏皆由中气虚,不能受敛其血,加以积热在里,迫血妄行,或不时血下,或忽然暴下,为崩为漏。此证初起,宜先止血,以塞其流,急则治其标也。血既止矣,如不清源,则滔天之势必不可遏。热既清...
...于阴.故令谵语也.期门者.肝之募.刺之以泻其实.许氏本事方云.一妇人患热入血室证.医者不识.用补血调气药.涵养数日.遂成血结胸.或劝用前药.予曰.小柴胡用已迟.不可行也.无已则有一焉.刺期门穴斯可矣.予不能针.请善针者治之.如言而愈.或者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