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书整理研究和中国药“乡药化”事业。先后撰写了《乡药集成方》、《医方类聚》、《东医宝鉴》和《寿养丛书类聚》等,在中朝医药交流史上作出重大贡献。《乡药集成方》由朝鲜集贤殿直提学俞孝通、典医监正芦重礼和典医监副正朴元德等主笔,以《乡药济生集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9.html

新安医学历史地位及影响_【中医宝典】

...,据史料考证、统计,自宋代至新中国建立前,“徽州府”卓然成家者820人,其中421人撰集汇编医籍约730种。医家之众,医籍之多,“在以地区命名之中医学派中,堪称首富”。[1]大量专家、学者通过近20年来对新安医学发掘、研究整理、发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4.html

史记·三十世家·孔子世家解析

...伟大教育家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知识和高度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功绩。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98.html

阴阳五行学说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阴阳学说研究方法论意义阴阳学说研究:自西医学传入我国,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在近现代对中医学是否还具有意义,在学术界就有争议。五十年代,在中医科学化背景下,这一问题更发展成为一场较大规模争论。“文革”中,有关教材对阴阳学说大多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4.htm

现代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确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整理、临床观察、调查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手段对中医时间医学进行研究,为阐明这一学科科学性作了大量工作。大量实验或观察用于揭示脏腑、经络活动节律。从四时死亡病种来看,肺心病多死于冬季,肝经病多死亡于春季,心经病多死于夏季。诊断方面,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4.html

我国古代对医案研究利用_【中医宝典】

...训练,令医学生轮流治病,每人发给印纸,记录治疗经过和结果,年终根据治疗效果,适当予以奖罚,乃至开除学籍。这种教育方式客观上促使了医案普及与提高。宋代名医钱仲阳、许叔微等首先在著作《麦冬汤、加减复脉汤等,亦是叶氏常用救阴之方。清代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0.html

近代医学体系建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卫生署,隶属于内政部,内设总务、医政、保健三科。1932年9月,全国经济委员会设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负责创设各项卫生事业实验与研究,为全国最高卫生技术机构。内政部与教育部还合设医学、助产、护士教育委员会,教育部设有卫生教育设计委员会,规划...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4.html

汪光爵(1663-1718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又名光园,字缵功,号学舟,江苏吴县人。初攻举子业,屡试不第,改攻医学,治病有奇效。尝着《医要》一书,未见梓行。另有其孙汪元亮、元轼整理之《虚劳论》一文,刊于《吴医汇讲》。...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715.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五)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理论研究是中国医学史研究中是极为重要。在中国医学史研究中,注意总结中国医学发展历史经验,探索其内在发展规律是医史研究根本任务。 选择研究课题是研究工作能否成功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可在上述研究范围内,参考研究任务和目的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40.html

现代藏医学发展情况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文献整理继承和临床治疗研究,同时也做一些基础理论,包括藏药生产和研究。对现代医家研究心得和经验,也出版了著名藏医学家旦巴所著医学锦集》一书。另外供秋仁青所著《藏族医学发展史》,也于1992年出版了。甘南地区藏医,除平时医疗任务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6.htm

共找到859,4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