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名词统一活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工作有较大进展:初步审定通过医学各学科名词;依据审定名词翻译出版一批教科书,如格氏解剖学、哈氏治疗学、欧氏内科学等,并着手编译一套新的医学教科书。为了进一步推动翻译出版工作,高似兰在1905年2月召开博医会大会呼吁成立翻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33.htm

两宋时期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用药禁忌妊娠期特有疾病、各种难产、产褥期护理及产后病证,都作详细论述,该书是对前人成就及作者临床经验总结,内容丰富,在理论上和实践形成完整体系,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很高,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完善妇产科专著,它流传为促进我国中医妇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6.htm

浅谈中医药生命力与国家宏观调控_【中医宝典】

...这笔家业,这历史产业,面临着生存危机,明明一座金山被误认为是黄土坡,堂堂科学圣殿被攻击成迷信庙宇:两百年争议,两百年痛苦证明,虽撕开通向世界口子,而部分国人却仍在误解。 资料显示:日前德国抗癌研究中心视线转移到传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96.html

中医起源与演进_【中医宝典】

...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诸子百家中以儒家﹐道家﹐阴阳家对医学发展影响最突出。 邹衍开始把阴阳和五行两种学说联系起来﹐并以解释各种自然及社会现象。 <黄帝内经>产生奠定中医学基础理论。 <针灸学及人痘接种术等都流传到欧洲一些国家。 公元1840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6.html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春秋后期,产生我国思想史上两位最著名思想家——老子和孔子,他们分别开创道家和儒家两大流派。战国时期,造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局面。儒、墨、道、法、阴阳、名、农、纵横、杂、兵等“九流十家”便是当时思想战线代表性学派。与此同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htm

明月净松林,峰同一色。全诗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原文如下: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 明月净松林,峰同一色。赏析 春日岩石,瀑布哗然响。夜色已深沉,群山归寂寥。明月照松林,松林碧如洗。远看许多山,均为同样色。 春天岩石,瀑布哗哗再响...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465.html

鹊桥仙·碧梧初出赏析_【古诗文大全】

...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这是百年流传下来习俗,七夕夜里,大凡世间女子都会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唐朝诗人祖咏有《七夕》诗曰: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7464.html

儒家文化影响下中医学_【中医宝典】

...这种由于对传统极度尊崇而带来一些弊端。强烈人文色彩,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能有丝毫损伤,使中医没能开创一个医学解剖道路。而“言必称《内经》,法必宗仲景”成为中医立论习惯,尊经崇古学风,在很大程度影响到中医创新和进取,致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77.html

温病学说发展和预防保健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历史创造之一,它造福于全人类并促进医学科学新发展,其意义不亚于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贡献。它本身曾有效地预防了无数次天花流行,拯救准以计数孩子生命;也使许多人免于麻于、残废等天花后遗症困扰。它直接导致牛痘接种术发明。人痘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2.html

土家族医学概览(1)_【中医宝典】

...土家医认为人体主要由三元、十窍、肢节、筋脉、气血精组成。 一、人体结构 (一)三元 土家医将人体内脏概括为三部分,即、中、下三元。元为天,中元为地,下元属水,藉自然界天、地、水来囊括人体内脏和功能。 元主要包括脑、心、肺,共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61.html

共找到982,9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