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重阳节人们有佩戴茱萸的习惯,唐代诗人王维留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茱萸乃是辛散燥烈中药,能温脾、散寒邪,可治胸腹胀满、呕吐吞酸及虚寒泄泻。 关于吴茱萸,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
...(见滞下。)益元散 治身热泄泻,小便不利。(见伤暑。)参萸丸(丹溪) 治湿热滞气者,湿热甚者用为向道,上可治吞酸,下可治自利。六一散(七两,即益元散) 吴茱萸(二两,煮过) 一方,去吴茱萸,加干姜一两,名温六丸。上取细末,粥丸。坚中丸 治...
...【方歌】误吞铜钱虽无疼,久留腹中病必成,荸荠能化坚为软,多食无伤可化铜。【注】误吞铜钱,多食荸荠,即能化坚为软,若误吞铁骨等物,肠中不能转送,觉坠者,多食青菜猪油,自然送入大肠,与粪同出,甚效。...
...痘疮首尾皆忌泄泻,而后为尤甚,惟初热时,有随泄而随止者为吉。若自见黑点之后,以致收靥,毒瓦斯俱已在表,俱要元气内充,大便坚实,庶能托载收成,若略泄泻,则中气虚弱,变患百出矣。若初出之后而见泄泻,则必难起难灌;既起之后而见泄泻,一泻则浆停,...
...目录 《医学碎金录》泄泻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碎金录》:泄泻丸【处方】苍白术各60克 赤白苓各120克 煨草果60克 神曲150克 甘草90克 川朴180克 广皮180克 木瓜90克 桔梗45克 苏叶210克 半夏135克 ...
...□ 毛伟松 浙江省青田县人民医院 资生健脾丸载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为参苓白术散去大枣,加藿香、橘红、黄连、泽泻、芡实、山楂、麦芽、白豆蔻。笔者用资生健脾丸加减治疗婴幼儿泄泻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案一:患者王某,7个月女孩,2008年6...
...五苓散吞香连丸。凡泻津液既去,口必渴,小便多是赤涩,未可便作热论,的知热泻,方用冷剂。不然,勿妄投以致增剧。玉龙丸,治一切伏暑泄泻神效。理中汤加茯苓、黄连,名连理汤,用之多有奇功。且如今当暑月,若的知暑泻,自合用暑药,的知冷泻,自合用热药,...
...酸模 【释名】山羊蹄、山大黄、餮芜、酸母、修、当药。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 治疥,去汗斑,杀皮肤小虫。 【附方】 ...
...口酸:甚至自己能闻到有酸气,是由于脾胃虚弱或饮食过量,以致饮食停滞的结果,如果口酸还伴有口苦烧心,两肋疼痛,这是肝经有火造成肝胃不和的结果,应泻火。...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脉虚则泄。(脉者气血之先。脉虚则胃虚。二肠失其上源而为泄泻矣。)湿胜则濡泄。(脾恶湿。湿胜则绵绵而泻无止期矣。)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脾肾俱虚则阳气不能运于四末。故厥冷沉固而泄泻清冷也。)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暴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