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峰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王九峰撰于清嘉庆年间。全书分阴亏、血证等16门。王氏以治内科妇科虚证为多,治法以调理见长。现存清抄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98.htm

辨方症不能代替辨方证——与熊兴江医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机性质判断,古今的中医都可能运用相同的处方“随证治之”。 “十人一方”当是建立在 “证”同的基础上 《伤寒名案选新注》李士材医案:治吴君明,伤寒六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议承气汤下之。士材诊其脉浮而大,因思仲景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932.html

暑_《杂病治例》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丸、桂苓丸、水浸丹。伏热伤冷,缩脾饮,冷香饮子。泻火 黄连解毒汤、神芎丸。劫 治伏暑泄泻,身热脉弱,宜来复丹。...

http://qihuangzhishu.com/286/10.htm

懂点中医——入门篇_【中医宝典】

...——入门篇 一、阴阳——现实世界的变奏符 1.阴阳的意义:解释万物演化动态的出发点。 2.阴阳的涵义: 阳——推动,主导,刚执 阴——守持,承应,柔顺 3.现实中的阴阳 地理环境、居住环境、男女性别、人体构造、季节气候、心理情绪、颜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31.html

话说头面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特征及其产生的原理。尤其是他对“头面风”或然证症状的描述,一连用了八个“或”字,极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风性变幻无常的为病特征及其所以然之故——阳气的稍张与暂弛,从而也反映了“风”为“阳气之变眚也”的内在本质。 为了说明包括头面风在内的“风”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345.html

例言_《三家医案合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家医案,藏箧有年,校刊医效秘传竣事,同人以两书如丰城宝物,必合延津,怂恿合刻。缘重为补订,命门人凌又新,侄右 校正,以应同人之命。并略系例言如左。医案与医书,似同实异。书则示人以规矩,故宜分门别类,使后学有一定之准绳;案则因症用方有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jiayianheke/865-6-0.html

《四明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高鼓峰撰。刊于1725年。作者长期行医浙中,治病多效验。本书仅辑录生平所治疑难病证28例,颇多独到的临床见解。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篇》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8.htm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56.html

《东庄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吕留良撰。作者集录三十条临症治验笔记。案中夹叙夹议,论述证治,辨析脉义。治法偏于温补,立法处方颇有独到之处。吕氏主张随证论治,师法而不泥方。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编》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886.htm

《东庄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清·吕留良撰。作者集录三十条临症治验笔记。案中夹叙夹议,论述证治,辨析脉义。治法偏于温补,立法处方颇有独到之处。吕氏主张随证论治,师法而不泥方。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编》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18.htm

共找到45,6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