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痛_《临证指南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涩。久因悒郁。脘痛引及背胁。入血。经年延绵。更茹素数载。阳明虚馁。肩臂不举。仓卒难于奏效。是缓调为宜。议通血络润补。勿投燥热劫液。归须 柏子仁 桂枝木 桃仁 生鹿角 片姜黄朱 头巅至足。麻木刺痛。热炽。(阴分伏热)滋肾丸张 初受寒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zhinanyian/602-11-9.html

赤痢自小肠来_《质疑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白痢自大肠来,赤痢自小肠来,此丹溪以赤白分气血为言也。然大肠为传导之官,痢属动脏腑之脂膏,伤肠胃之血,故赤白俱并入大肠而下。若小肠则为出溺,而赤痢何云自小肠来?谓心主血,心与小肠为表里,故赤痢本小肠之所化则可,若谓从小肠而来,未见小肠为...

http://qihuangzhishu.com/274/25.htm

叶天士之“先安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其次叶天士影响最大的首推吴又可,其《温疫》中有关未病先防、已防变的内容十分丰富。吴又可形容温邪就像流水一样,哪里低洼,就向哪里流动,哪个脏腑虚弱,邪就会乘虚而侵及个脏腑。如《温疫·上卷·传变不常》中说“或素有他,一偶之亏,邪乘...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682.html

篇_《黄帝内经·素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问曰:人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胱为痈也。帝曰:善。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00/49.htm

第六章 壮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概述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群众长期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升华,同时是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影响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其理论体系属于朴素的、宏观的理论,是大自然和人体生理病理进行长期宏观观察的结果,而不是现代实验研究的结果,因此它的形成不受现代实验条件和环境所制约...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14.html

经络 气血循环的高速路_【中医宝典】

...就是沿着食指桡侧生长,这实际上是邪沿着经络走行的外在表象。如,针刺身体某一点时,会在身体其他部位,甚至很远的地方都有异样的感觉,这也是经络循经感传的表现。 经络是血管吗 回到王小一的疑问:经络是血管吗?或推而广之,经络与西医解剖学意义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221.html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宣肺之剂中仍应注重调脾和胃,以化痰理气,治病求本。 治未病亦重在调理脾胃 治未病最早源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载“是故圣人不治已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述,明确提出了“未病先防”的思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56.html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于肢节,内属于腑脏,因此经络病变,可以影响所属的内脏,内脏有也可影响其有关经络,或表现为局部的外经病候,或表现为内脏病候,二者往往同时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4996.html

人体奇经八脉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于肢节,内属于腑脏,因此经络病变,可以影响所属的内脏,内脏有也可影响其有关经络,或表现为局部的外经病候,或表现为内脏病候,二者往往同时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4998.html

阴之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足少阴的别。《素问·刺腰痛》:“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王冰注:“足少阴之别也,并少阳经上行,去足外踝上同身寸之五分,乃别走厥阴,并经下足附,故名阴脉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76.htm

共找到439,1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