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纲目拾遗》风气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纲目拾遗》:风气膏【处方】藤黄4两,白蜡8两,小磨麻油12两。【制法】先将油煎熟,将成珠,入水不散,再加黄、白搅匀,瓷瓶收,面上仍以麻油养之。【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用法用量】临...
...明代儿科医家。字春沂。祖籍山东,系孟子后裔。因先世自宋南渡后,以医知名,世居吴门(今江苏苏州)。幼颖悟,先习儒,游于焦澹园之门。父病垂危之际,命习医业。研习有年,医术日进,尤精儿科,以善治小儿痘疹闻名。尝任南京太医院吏目。性通脱不羁,好...
...目录 《纲目拾遗》黄风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纲目拾遗》:黄风膏【处方】雄黄1两,钉锈5钱,白梅肉5钱,消风散1两。【制法】上为细末,苦盐卤调匀,贮瓷罐内。【功能主治】疔疮,及头面热毒疮。【用法用量】用银针挑破毒顶,敷上此药,以...
...出自:唐代张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类型:抒情 人物原文如下: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五作者医案;卷六医鉴、病鉴,内容系告诫医家、病家之语。现存清刻本、日本刻本、198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稸(xù,音蓄)满稸通蓄。饮食积滞,腹中胀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稸满。”蓄血腹胀证名。腹胀之一。约有两种情况,其一...
...有益济世,莫可名言。医家各置一卷,药石之奉,诚何愧哉!源喜友人管兄所捐藏本,刊刻流传,是以为序。岁光绪丁亥年仲冬月上浣 乡后学 问渠周源清谨识(三)九州所产之药,晰于汉唐,备于宋元,已属无美不臻;即六诏所产《本草纲目》亦载之悉备,岂待是书出...
...清代医家。字伟如,号韡园居士,江苏吴县人。初习儒,因科场失意而改习医,后因尝治愈咸丰孝成后之疾而名噪一时,门庭若市,并官至贵州巡抚,曾辑有《韡园医学六种》,系辑录葛可久、陈念祖、吴尚先等名家之作而成,稍有发明。...
...天牛(《纲目》)【释名】天水牛(《纲目》)、八角儿(同上),时珍曰︰此虫有黑角如八字,似水牛角,故名。亦有一角者【集解】藏器注︰蛴螬云︰蝎一名蠹,在朽木中,食木心,穿如锥刀,口黑,身长足短,节慢无毛。至春雨后化为天牛,两角状如水牛(亦有...
...目录 《纲目拾遗》黑白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纲目拾遗》:黑白丸【处方】马料豆1斤,白蒺藜(去刺)1斤。【制法】炒,磨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开胃消食,健脾补肾。主痞积。【用法用量】每服2-3钱,开水送下。【摘录】《...
...目录 《纲目拾遗》风痹药酒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纲目拾遗》:风痹药酒【处方】铁筅帚1两,八角金盘根1两,白毛藤苏木1两,落石藤1两。【功能主治】跌打,疯肿。【用法用量】酒浸10日用。【摘录】《纲目拾遗》卷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