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不和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患上这种疾病,患儿除了皮肤黄疸外,可以没有其他任何症状,吃喝拉睡也都正常,化验血清胆红素,也只是轻度升高。 由于患病婴儿通常在出生后2~3天内就开始出现全身皮肤黄疸,因此,常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相混淆,而...
...1.因母子血型不和造成的新生儿溶血症,轻者可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口服退黄中药,并可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较重者,在中药的基础上加用光疗和白蛋白、强的松及酶诱导剂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加快退黄速度。换血疗法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最快、最有效的...
...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
...短而发育不良,回吸收及分泌功能有限,一般仅能维持正常的代谢。由于尿浓缩功能差,排出同样溶质所需水分,新生儿比成人多2~3倍。正常足月新生儿93%于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生后头数日,因液体摄入量少,每日排尿仅4~5次,1周以后,进水量增多,...
...新生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较低,多余的胆红素在血液内积聚,从而染黄了皮肤和巩膜。这种现象一般会在生后7-10天内自行消退。 生理性阴道出血及乳房肿大:新生女婴在生后,阴道可能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排出。一些男婴和女婴还可能有乳房肿大的现象,这是...
...可抑制呼吸中枢。 ② 产伤引起膈肌麻痹、气胸、纵隔气肿、胸导管撕裂造成乳糜胸等致窒息。 ③ 胎儿经过产道时吸入羊水或血液,使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 (三) 胎儿本身的疾病 呼吸道、心血管的先天畸形、新生儿溶血病、严重贫血、代谢及电解质的紊乱...
...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等。⑥胃肠道:有应激性溃疡和坏死性小肠结等。缺氧还导致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降低,酸中毒更可抑制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而使黄疸加重。 【治疗】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应由产、儿科医生共同协作进行。事先必须熟悉病史...
...等其他各项检查均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增加在一定范围以内,正常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20.6μmol/L(12.9mg/dl)。...
...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
...新生儿溶血病是母亲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免疫性溶血病。主要有两类血型不合,一类为ABO血型不合,母亲多为O型,胎儿为A或B型,这类溶血病症状轻,第一胎婴儿就可得病;另一类为Rh血型不合,母亲为Rh阴性,而胎儿为Rh阳性,多数第一胎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