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黄疸性肝炎 中药处方(一) 〖 辨 证 〗 湿热内蕴,中焦失和,胆汁外溢,发为黄疸。 〖 治 法 〗 清热利湿,健脾消食。 〖 方 名 〗 甘草3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吴维明方。 ...
...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咯血首先须与口腔、咽、鼻出血鉴别口腔与咽部出血易观察到局部出血灶。鼻腔出血多从前鼻孔流出,常在鼻中隔前下方发现出血灶诊断较易。有时鼻腔后部出血量较多,可被误诊为咯血...
...目录 《痘学真传》黄疸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痘学真传》:黄疸丸【处方】小麦4两,黑矾2两。【制法】拌炒矾尽,收起小麦为末,以胶枣煮熟,取肉捣和为细丸。【功能主治】黄疸。【用法用量】大人约用50丸,早、晚淡盐汤送下。【摘录】《痘学...
...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Lemmel Syndrome)是指患十二指肠憩室并压迫胆总管,影响胆汁和胰液的排泄而发生梗阻性黄疸或胰腺炎病征。1934年Lemmel首先提出本征,并将本征中有明显总胆管和胰管阻塞的病例称为乳头综合征(...
...男女均可患病,男女之比为4∶1,本病征的黄疸多数出现在青春期前,常生后不久即发病,但可能持续多年不被注意,巩膜发黄为惟一症状。患者出现间歇性轻度黄疸,常因疲劳、情绪波动等因素黄疸加深,无肝大,多数无症状,或仅有轻度消化不良、上腹胀痛和疲倦...
...指导意义较大,至今仍被采用。《景岳全书·黄疸》中载有疽黄证,认为其发病与“胆液泄”有关,提示了黄疸与胆液的关系。《杂病源流犀烛·诸疽源流》认识到了黄疸的传染性及其严重性:“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本病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
...自身免疫性肝炎出现的黄疸,大多属中医“黄疸”中的“阴黄”范畴。笔者将本病黄疸按以下三型辨治,取得了一定疗效。 寒湿阻遏脾胃肝胆 症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不泽或如烟熏,右胁疼痛,痞满食少,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
...治当化淤消积。(一)处方:苡米3克,山楂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本方适用于新生儿黄疸。(二)处方:桃仁6克,金钱草10克,粳米50克。用法:先将金钱草煎取汁,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然后将金钱草煎与桃仁研汁同粳米煮为稀粥,分2次食...
...功能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者称为成熟新生儿或足月儿,常常简称为新生儿。足月新生儿生下后皮肤上有一层白色的胎脂复盖,胎脂吸收后皮肤稍呈红色。生后2~3天出现黄疸,3~5天达高峰,至7~10天黄疸消退,为生理性黄疸。在鼻炎及两鼻翼常有浅黄色粟粒疹...
...胰头癌 1、40~70岁的病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早期无特异症状,常见的症状有上腹隐痛、钝痛、胀痛和上腹部不适,可长期存在,夜间更明显。 3、晚期因侵犯腹腔神经丛,腹痛可加剧,呈顽固性,可伴背痛,止痛药往往效果不明显。 4、黄疸是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