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书之整理,苏拭、沈括、陈尧叟、孙用和均有个人收集的医方著述,计北宋现存的医方与临床各科医书约近百种。至于由于北宋校正医书局刊印医书后,对于各科临床及伤寒学研究的专著增多,都反映了一定历史时代的背景和各自特点,宋代医学的发展还表现在...
...中药学的发展近百年来,在西医学大量传入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医学受到冲击和歧视。由于中药治病疗效显著,它的存亡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得到较大的发展。一、古本草著作的整理研究《神农本草经》的辑佚顾观光于道光24年(...
...全国解放后,图书馆事业有了较快发展,情报事业也随着情报机构的建立而初具规模。在这一阶段,国内的检索工具期刊相继创立,国外的检索工具期刊也不断引进。为了提高医学工作者查找和利用医学文献的能力,有些图书馆如南京医学院图书馆、兰州医学院图书馆、...
...饮膳正要》三卷,为中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回回药物院的《回回药方》(36卷)是一部以反映西部少数民族和阿拉伯医学为主要内容的著作,现仅存残书四卷。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医学先后吸取了藏医学及部分中医学理论,逐步形成了既有独特理论又有丰富医疗...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绩,但和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比较,在某些方面差距还很大,有待我们进一步发展,为人类医学做更大贡献。当然,中西医结合科研难度大、周期长,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广大医务人员及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西医结合事业...
...医学微生物学是人类在长期对传染性疾病病原性质的认识和疾病防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门科学。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有助于我们总结规律,寻找正确的研究方向和防治方法,进一步发展医学微生物学。一、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古代人类虽未观察到...
...283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了4个民族药制药中心。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全体中医药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中医药队伍的不断壮大,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医药必将为保护人民健康,为发展医学...
...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这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团结依靠这三支力量,推进医学科学现代化,发展具有我国特点的新医药学。”从此,中西医结合开始作为与中医、西医并列的一支医药卫生力量,活跃在我国医药卫生界,12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及1985年...
...总社等单位组成了中药管理委员会。由卫生部负主要责任,统一管理中药的生产和研究工作。二、中药农工商一体、产供销结合的体制形成与发展(1955~1985)1955年3月1日,商业部成立了中国药材公司。中国土产公司、中国医药公司和全国供销合作社...
...,我国已开始建立民用工业,如缫丝厂、纺织厂等,也未见有制药厂的兴建。最早在中国购地建药厂的是英人施德之于1900年在上海开设的施德之药厂。随之华人也开办药厂,如广州的梁培基于1902年在广州建立梁培基药厂,1912年沈方知等于上海建立中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