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4所,病房床位230004张,各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207所,病床114136张。各企业实行“劳动保险医疗”制度,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医疗保健系统。到1994年底,我国工业及其他部门的医院有6971所,疗养院200余所,专科防治所、站...
...ClinicalSciences(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之间的各学科,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一、医学生物学生物学是我国近代科学中发展较早的学科之一,但在解放前基础薄弱,专业研究机构很少,...
...29~30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含方论5300余首,创分证列方的编写体例。书中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遍涉临床各科及针灸、食疗、药物、预防、卫生保健等。该书有述有作,验方经方兼备,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医学...
...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在个别病种取得突破。目前似乎人们更热衷于肿瘤的基因治疗(详见第十四章)。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实验研究工作开始于60年代。1962年项维、吴旻等首先报告了中国人的染色体组型,标志着我国人类细胞遗传学的开始。在生化遗传学方面,当时已对...
...而且,影响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医的正确认识。如,Cho等1998年在PNAS上发表了一篇针灸学术论文谈到,以中医药为主的东方医学主要是基于古代文献的描述和经验,而不是基于定量的科学事实。完全忽略了我国50多年来以中文发表的大量的中医药科学研究的...
...心血管疾病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手段。 创新发展重大医学诊疗设备 大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术和装备,创新发展重大医疗器械和装备,将为我国13亿人口的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员介绍了分子影像...
...制品,以及用于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科研工作的各种诊断用品。我国第一个从事生物制品研究与生产的专业机构是成立于1919年的中央防疫处,当时规模小、专业人员少,发展也很缓慢。四十年代先后成立了长春、辽吉、大连和华北等地生物制品机构,得到了很大...
...邀请了我国知名的生物安全防护专家,就P3的硬件建设、操作规程、国内外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动物及其模型、菌毒种保存、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参加此次培训的有来自全国医药卫生、教育、农业、质检、部队等部门的40多家...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项目通过验收 本报北京讯 以了解全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情况、建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信 息共享系统等为目标,由20省市共32家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承担的2004年度国 家科技基础平台项目“药用植物...
...HAV的预防应搞好饮食卫生,保护水源,加强粪便管理,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注射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应急预防甲型肝炎有一定效果。我国生产的甲肝活疫苗只注射一次即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基因工程疫苗研制亦已成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