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伯仁治一人.病怔忡善忘.口淡舌燥.多汗.四肢疲软.发热.小便白而浊.众医以内伤不足.拟进茸、附等药.未决.脉之虚大而数.曰.是由思虑过度.厥阴之火为害耳.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代君火行事者也.相火一扰.能为百病.百端之起.皆由心生越...
...或问惊悸怔忡恐怖之别,曰∶悸即怔忡也。怔忡者,本无惊恐,动而不宁,惊者,因外有所触而卒动,子和云∶惊为不自知,恐为自知是也。盖惊者闻响即惊,恐者自知,如人将捕之状,与夫不能独处,必须伴侣,方不恐惧,或夜无灯烛,亦生恐惧之类。怖与恐,于义...
...于心悸怔忡,倦怠乏力,面色不华,烦躁,失眠,多梦易醒等症。 【用法】早、晚各一次,每次饮服30毫升。 【宜忌】脾胃虚弱,肠胃腹泻者慎服。 ...
...酌加蜜炙麻黄、桂枝、补骨脂等。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2、热 证 张琪:潜阳宁神汤,治疗心烦不寐,惊悸怔忡,口舌干燥,头晕耳鸣,手足烦热。 夜交藤30克 熟枣仁20克 远志15克 柏子仁20克 茯苓15克 生地黄20克 玄参20克 生...
...龙眼肉(桂元肉)【性味】甘、温。【功用】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本品有滋养作用,能补益心脾,用于气血不足之心悸、怔忡、头晕、失眠、健忘等症。配酸枣仁治失眠;配菖蒲、远志治健忘。【用法】10~30克。...
...(心之所主者神也神之所根据者血也心血一虚神气失守则舍空而痰水客之此惊悸之所由作也惊者惕惕然不宁触事易郁气郁生痰也 悸者筑筑然跳动盖以心虚则停水水居火位心实畏之故怔忡而不能自安也)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柴胡加...
...]鹿茸、附子各50克。 [制法]上细切,分作4付,水2盏,生姜10片,煎至八分,去渣。 [主治]精血俱虚,营卫耗损,潮热自汗,怔忡惊悸,肢体倦乏,一切虚弱之症。 [用法]食前温服。 [说明]《世医得效方》。 《证治要诀》选 [配方]鹿茸。 ...
...次,每次20ml。方解 方中百合性平味甘苦,入心、肺二经,《本草经疏》谓其“甘能补中,热清则气生,故补中益气。”麦冬味甘平,性寒,入肺、胃二经,能养阴益气,如《本草汇言》所言“麦门冬,清心润肺之药也,主心气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精神失守...
...虎骨苁蓉酒主治腰膝风痹,皮肤麻木不仁,步履艰难,心神恍惚,怔忡健忘,头晕目眩。 【来源】《圣济总录》 【配方】虎胫骨(酥炙)、黄芪、酸枣仁(炒)、桔梗、茯神、羌活、石菖蒲(米泔水浸一宿切焙)、肉苁蓉(酒浸一宿)、熟地黄、制附子、萆、石斛、...
...远志(姜制)7钱,川芎7钱,酸枣仁(炒)5钱,黄连5钱,甘草5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心血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一切痰火之证。【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枣汤送下。【摘录】《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一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