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长寿学说及养生_【中医宝典】

...应该减少耗损,两汉之际的桓谭,在所著《新论》中提出“人生如燃烛”,这也是对静养的另一种解释。在静养和减少消耗中,特别强调精气内守,保养肾精。 3.重节奏,贵和谐  中医养生治病都讲求天人之和谐,人要一年四季,一日晨昼昏的节奏同步,阴阳的刚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283.html

心理治疗的定义_《医学心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改变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就会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在医疗实践中,心理治疗药物、手术和理疗一样具有治疗作用。每一位医务人员在病人的整个交往过程中,总在有意或无意地施加心理影响,并对病人的疾病起到一定的(有时甚至是主要的)治疗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lixue/967-21-1.html

调摄情绪法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改变其不良情绪和习惯。《临证指南医案》华蛐云说:“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移情易性”是中医心理保健法的重在内容之一。“移情易性”的具体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和条件等,采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6-3.html

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使用抗抑郁药物,但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多,成瘾性大且禁忌证多。 抑郁性神经症属中医“郁病”范畴。病因是情志内伤,病变以气滞为主,兼有血瘀、化火痰结等,病理变化心肝脾有关。 本病治疗上重在疏肝调气,应用百会、印堂穴、四关(太冲、合谷)针刺,针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43.html

心理治疗促进癌症病人康复_肿瘤癌症常识_【中医宝典】

...生活方式肿瘤的关系,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等。 接受集体心理治疗的患者10~12名为一组,每周1~2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北京肿瘤医院康复科唐丽丽大夫介绍说,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集体心理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认知程度会有明显改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liu/b36991.html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概述_【中医宝典】

...行前后出现浮肿、泄泻、头身疼痛、乳房胀痛、发热、眩晕、口舌生疮、皮肤瘙痒、起疹块及情志异常等为其特征,症状复杂多样,可单独存在,亦可两三症同见。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经前血注冲任血海,全身阴血相对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047.html

杨永璇_四、详审病因,善调情志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因此而成重病,小疾可因之而为沉疴。情志疾病,每易相互影响,情志过极可诱病发,久病不愈,亦会使情志异常。而情志之间,又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悲怒”,“怒胜思”,“思恐”,“恐喜”,“喜忧”。但七情皆可使...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yongxuan/581-4-4.html

阳痿如何进行心理治疗_【中医宝典】

...阳痿多数为功能性阳痿,阳痿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据有关资料报道,精神性阳痿约占阳痿病人的85%~90%。因此,心理治疗在阳痿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具体方法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和帮助患者了解阳痿致病的精神因素,解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1428.html

还中医药理论本来面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夏→长夏→秋→冬,所以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 阴阳和五行强调的是动态、时态。古人把宇宙的动态节律描述为“离合”运动,气化阴阳的离合过程产生开、阖、枢三种状态,形成三阴三阳六气。三阴三阳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精髓,指导中医辨证意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252.html

亚健康中医支招_生活常识_亚健康_【中医宝典】

...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均可引起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不平衡),或内生五邪,或耗伤正气,从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甚至疾病发生。而亚健康状态的多种临床表现症状,可以是中医内伤杂病范畴中许多证候的表现,故可发挥中医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3892.html

共找到526,7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