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骨髓受侵,发展迅速。常并有纵隔大肿块和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其治疗应按预后不佳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淋巴细胞型)处理,即强烈化疗诱导缓解,并给予较大肿块以局部照射;以后在2~3年内多次巩固化疗,以争取及维持完全缓解,并最好给予预防性颅照射或...
...切片易发生误诊,如术中冰冻切片未发现恶性肿瘤,应结束手术等待石蜡切片结果。如石蜡切片报道为甲状腺癌,可二期再行范围更大的手术。术后应常规用甲状腺素继续治疗,防止甲减发生。 (二)预后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本病有自然发展...
...常见于恶性肿瘤、淋巴肉芽肿、重症结核、重症真菌感染、瘤型麻风、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霍奇金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放疗或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 升高:见于特纳综合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中间分化(CD1+,CD4+,或CD8+)或成熟(CD3+)的T细胞存在(分别为62%和32%),那些有T细胞中间分化的病人常有纵隔肿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有相似的形态学和临床特点。接近70%的病人有纵隔占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慢性髓系白血病(CML)。1940年以前美国放射科医务工作者白血病的死亡率是非放射科医生的10倍,40年代以后发病逐渐减少,可能与防护措施的加强有关。上海市调查309例儿童白血病,发现...
...可达16~25um,核分叶常在5叶,甚至在10 叶以上,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3)棒状小体(Auer小体):在急性粒细胞或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幼稚细胞的胞浆中可出现,它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参考价值。(...
...绝大多数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经过及预后较好。一般水肿、高血压最先恢复(约1-2周),肉眼血尿也随之消失;镜下血尿及微量蛋白尿虽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但绝大多数患儿6个月-1年内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少数可迁延1-3年,其中...
...ABMT后可获得痊愈。若于加速期或急变期进行移植治疗,其成功率、预后远不如慢性期,目前主张慢粒于发病1年内应进行移植治疗,否则一旦病情进入加速期则疗效及预后完全不同。 行骨髓移植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①患者的年龄及一般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移植后...
...Ph染色体,分子生物学检查BCR/ABL(-)。原发疾病控制后,白细胞数可以恢复正常。 2.Ph 的ALL ACML急性淋巴细胞变与Ph 的ALL进行鉴别,二者融合蛋白的大小不同,ACML通常是210KD,而Ph ALL为185KD,通过...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正常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相关的表现,如贫血、出血、感染;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有关的表现,如肝脾和淋巴结肿大、骨痛等。除了这些白血病具有的一般白血病表现外,出血倾向是其主要的临床特点,有10%~20%的患者死于早期出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