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养生之经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动形养生 古人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诗人陆游说“形要小劳之”,都说明古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995.html

品诗话养生_【中医宝典】

...事事幽。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身外复何求。”杜甫的江村里表达了在治疗疾病时适当的身体康复的活动,如下棋、钓鱼、静神等对人体有益。 南宋大诗人陆游的中写道:“天下本无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538.html

饮食调养的原则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饮食养生的原则之一,对于保证机体健康是有很好作用的。元代忽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一书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概括地指明了饮食四时宜忌的原则(详见下篇“因时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10-2.html

养生五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名言。指五种妨碍养生的有害行为。嵇康答难养生:“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分别指追逐名利、狂欢暴怒、贪恋声色、嗜食肥甘、情志不稳等行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956.htm

全国人大代表唐祖宣:情志养生重在养神_【中医宝典】

...一个有机的整体,形从情来,寿随志走。情志是形体之根,内涵精、气、神三大枢要。黄帝内经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世代医家恪守的养生法则,也是中国式养生秘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96.html

从孙思邈的养生“十二少“想起……_【中医宝典】

...
 唐代名医孙思邈,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大医学家,而且是位活了一百余岁的老寿星,成为千古医家之寿魁,这是和他的养生之道分不开的。
 孙思邈在他的代表作千金要方一书中提出了“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100.html

因时养生的原则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易·系辞中说:“变通莫大乎四时”。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直接影响万物的荣枯生死,人们如果能顺从天气的变化,就能保全“生气”,延年益寿,否则就会生病或夭折。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20-1.html

形神合一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性活动;另一类是精神性活动。在人体统一整体中,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0.htm

老老恒言养生_【中医宝典】

...老老恒言为清初文苑之秀曹廷栋撰写的一本老年养生专着。曹氏字偕人,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1699年生于浙江嘉善鼎贵世家,生性恬淡,勤奋博学,亦长书画,寿臻90余岁。他于74岁生病之后,在床第呻吟之际,写成此书。曹氏谈养生具有如下特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978.html

救月杖_服器部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救月杖(拾遗)【集解】藏器曰︰即月食时,救月,击物木也。【主治】月蚀疮及月割耳,烧为灰,油和敷之(藏器)。乃治之神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jiuyuezhang.html

共找到482,3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